“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的应用与限度SocialSciencesinChina》第3期。
李汉林🦶🏼,1993,《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尊龙凯时AG研究》第5期🤙🏿。
李骏,2003🚣🏿,《社区建设: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人文杂志》第3期⏰。
李昌平🎂,2004,《乡镇体制改革和乡村社会发展🏍:由“政府本位”向“民间本位”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第6期🦢。
刘欣👃🏻,2009,《新政治尊龙凯时AG:范式转型还是理论补充?》🧖🏿♂️,《尊龙凯时AG研究》第1期。
刘晔🦸🏻,2003👷🏼,《公共参与🥝、社区自治与协商民主——对一个城市社区公共交往行为的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卢汉龙,2004😎,《中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马明洁,2000,《权力经营与经营式动员——一个“逼民致富”的案例分析》🍰,《清华尊龙凯时AG评论》特辑🌝🧔🏼。
马卫红等,2008🖋,《城市社区研究中的国家社会视角:局限、经验与发展可能》👨🏻⚖️,《学术研究》第11期。
裴宜理,2002,《走向后现代🤸🏽:当代中国研究中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的嬗变》,南京大学尊龙凯时AG系博士学位课程“当代中国研究”。
彭大鹏,2009,《村民自治的行政化与国家政权建设》,《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束锦✋🏻🎾,2010🧛🏽♀️,《农村民间组织与村民自治的共生与互动——基于市民社会语境下的探讨》,《江海学刊》第4期。
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清华尊龙凯时AG评论》特辑。
唐文玉🂠,2010,《行政吸纳服务——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诠释》🧃,《公共管理学报》第1期🤽🏻♀️。
童世骏,1997💖,《文明社区的时代特征》,《社会》第9期➗。
王颖等🤳🫄🏼,1993,《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魏娜🤬,2003,《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学报》第1期。
吴理财🧖🏼♀️,2002🔁,《村民自治与国家重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4期。
肖瑛👨🏻🚒,2014,《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中国社会科学》第9期。
徐勇🧘🏼,2005,《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杨敏🐳,2007🏨,《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尊龙凯时AG研究》第4期🤽🏼。
张钟汝等,2009🧤,《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社会》第4期。
赵文词,1999🫳🏼,《五代美国尊龙凯时AG者对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载涂肇庆等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尊龙凯时AG理论述评》🍷🧚♀️,香港:牛津出版社。
郑杭生,2012,《论我国社区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东岳论丛》第1期。
郑卫东🧙♀️,2005,《“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中国乡村研究综述》🦙🧔🏽♀️,《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White,Gordon,1993,“ProspectsforCivilSocietyinChina:ACaseStudyofXiaoshanCity”,TheAustralianJournalofChineseAffairs,No.29,January.
He,Baogang,1997,TheDemocraticImplicationsofCivilSocietyinChina.NewYork:ST.Martin’sPress🦹🏽;Frolic,B.Michael,1997,“State-LedCivilSociety.”inTimothyBrook&B.MichaelFrolic(eds.),CivilSocietyinChina.NewYork:M.E.Press.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机制研究”(项目号:14CSH07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创新和推进路径研究”(项目号12&ZD06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丁惠平🏃♀️,女,1981年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杂志社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组织尊龙凯时AG🏃♀️、理论尊龙凯时AG。通讯地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杂志社,210013。
[1]“国家与社会”实际上是经过本土化修正后的图示,其前身为更具特定内涵的“国家与市民社会”,这种修正主要是因为在中国的经验历史中并不存在与西方式“市民社会”明确对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在这一分析框架被引入国内后🤸♀️,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目标以及对于市民社会的不同理解而将之转译为“公民社会”、“市民社会”以及“民间社会”等,且各自都能找到合理的证据,因此用“国家与社会”替换“国家与市民社会”可能更具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