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投政社合作模式研究


李 健


摘要:公益创投因参与主体的角色限制而陷入责能困境🛤🧖🏼‍♀️,政社合作是解决当前困境的突破口。政社合作使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了建制性增长,社会力量获得了合法性、生存资源及活动空间🉑,双方建构的合作网络也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和资源获取提供了枢纽型平台👏🏽。本文在政社合作的相关理论视角下,结合转型时期中国的现实背景,探讨了公益创投政社合作的可能模式,并结合政府行政层级提出政府对社会力量“合作网络”的建构策略。本文的创新在于从社会治理角度分析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动因及模式选择📯,丰富了公益创投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公益创投;政社合作;社会治理


一、引言

公益创(Venture Philanthropy)3️⃣🀄️,也称慈善创投,由洛克菲勒三世于20世纪70年代开创,是一种将风险投资的工具用于支持社会目的组(social purpose organization,SPO)理念与方法🧘🏽。21世纪初,公益创投伴随着国外社会创新思潮进入我国,包括联想集团👨🏻‍💻、零点咨询公司等商业企业,育公益😲👱🏼‍♂️、浩盈投资等创投机构,以及亿方公益基金会、爱佑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相继发起公益创投。与此同时🦹🏼‍♀️,在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目标助推之下,地方政府尤其是民政部门对公益创投也展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公益创投得以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和政社互动的政策创新典型得以迅速扩散🐐。随着公益创投的参与主体急速增长,资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作为新生事物,公益创投在社会治理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还未得到我国政府👩‍🦳、双边基金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充分重视,突出表现为“疯狂西部”wild west现象,即一种由个人、组织和基金会反复尝试的混乱状态🧑🏼‍🦲,影响了公益创投的作用效果。公益创投追求社会目标的特殊性及高度参与投资对象运营过程的特点🧙🏼‍♀️,决定了其需要更为强大的社会网络体http://hope.huanqiu.com/exclusivetopic/2013-08/4267614.html😧🚴🏽,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