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分层

潘毅 任焰 农民工的隐喻:无法完成的无产阶级化

2010-07-14 作者: 潘毅 任焰

农民工的隐喻:无法完成的无产阶级化

潘毅 任焰

 

 

摘要: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世界上最庞大的新工人阶级也正在这里形成👨‍👦‍👦。2000 年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城市中来自农村的打工者数量已经超过1 亿2 千万🍵。根据国务院政策研究室2006 年的报告🫲🏻🐘,如果再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约为2 亿人🫛🧤。2008 年初的雪灾将成百上千万渴望回家过年的农民工阻隔在陷入瘫痪状态的车站🧝🏼‍♀️、铁路和公路上,中央以及地方政府不得不紧急号召农民工留在其打工的城市过年,在这个时候,人们似乎才忽然意识到🧒🏿,对于这个已经在城市中劳动和生活了三十年的巨大群体,这里竟然没有一个地方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家📜。

 

 

  她想回家,但那意味着必须先越过20万拥挤的人潮以及近万军警组成的多道防线。2 1 日🎎,距离在这个国家已延续千年的农历春节还有5 天🧑🏿‍💼,阴雨蒙蒙的广州火车站此时几乎是这个星球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一清早就来到车站的李红霞艰难地寸进着,面对人潮🩵,车票更像是一张废纸。十多个小时后,李红霞似乎离车站越来越远......,又几个小时后,晚上8 点,李红霞距离满载自己希望的列车更远了,因为开车时间已过。再过了一个小时🤾🏼‍♀️🚴🏻‍♂️,李红霞被盲从、汹涌的人潮踩在了脚下再也无法发出任何声音,正如她和她的农民工同伴们一直以来所表现的那样,辛苦而沉默👫🏻。----摘自《被踩踏者李红霞的短暂人生》①

 

一、引言

 

  2008 年初雪灾来袭的时候🦛,距离中国的农历春节还剩下一个星期🚹,成百上千万的农民工带着回家的渴望和焦灼💇🏽,滞留在火车站,进退两难。他们为何要背井离乡⚡️?又为何每至年关"死也要回家"? 李红霞🙋🏽‍♀️,一位来自湖北农村的打工妹,便是在广州火车站这个连接着家乡与工厂的枢纽上🚡,被汹涌的人潮挤倒后再也没能起来。带走她生命的🧝‍♀️,到底是百年不遇的雪灾?还是这巨大人群进退两难的无力与恐慌?李红霞的短暂人生💂🏻,为当下中国城乡二元体制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缩影。火车站🤽🏿‍♂️🧛‍♂️,既承载着他们的希望和梦想,又诉说着他们痛楚与创伤,让他们既想离开,又渴望回来。在这个浓缩的空间里,一个新兴工人阶级破茧而出的痛苦与挣扎👻,被如此真实地呈现出来🫂,这并非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就好像这个阶级的形成过程一样,一早便已开始,却似乎永远不能结束--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无产阶级化过程。

 

 

  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世界上最庞大的新工人阶级也正在这里形成👳。2000 年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城市中来自农村的打工者数量已经超过1 亿2 千万。根据国务院政策研究室2006 年的报告🤚🏻,如果再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约为2 亿人🧑‍⚖️。2008 年初的雪灾将成百上千万渴望回家过年的农民工阻隔在陷入瘫痪状态的车站🧖🏿‍♀️、铁路和公路上,中央以及地方政府不得不紧急号召农民工留在其打工的城市过年🚠,在这个时候😗,人们似乎才忽然意识到,对于这个已经在城市中劳动和生活了三十年的巨大群体,这里竟然没有一个地方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家。城市需要的不是作为公民和劳动者的他们🤽🏽‍♀️,而是作为商品和劳动力的他们🔆。在本文中,尊龙凯时娱乐将对农民工的社会身份提出疑问并就这一群体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独特经验与状态进行分析👨🏼‍💼。

 

 

  从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就进行改革开放,主动引进全球资本主义要素🤭,与世界经济接轨而成为"世界工厂",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实践来看,中国并非独一无二的先例。因此,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所出现的大量城乡人口流动也并非史无前例🍯。18 世纪的英国🦹🏻‍♀️,20 世纪的亚洲四小龙,以及现在的南亚与拉丁美洲🤒,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在其工业化历史中的某个阶段出现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的现象🤷🏽‍♀️。用马克思的术语来说,这就是无产阶级化过程,这一过程是贯穿在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之中的🤙🏼。换句话说🙍🏽,所谓无产阶级化,是指伴随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往往会同时出现一个急剧的城市化过程,即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转移,农业人口不断地转化成为城市人口🫶,并在城市中逐渐扎根,形成自己的社区🧑🏽‍🎤,成为新的工人阶级🏄🏽‍♂️。这一过程通常是由市场力量所决定的🌟🏭。而中国工业化过程的最独特之处便在于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之后的无产阶级化过程,除了受到市场力量影响之外🅿️,更受到国家政治和行政力量的干预。如果说🍆🧶,毛泽东时代的工人主体是被毛泽东思想的意识形态询唤到"阶级地位"之中🧛🏿‍♂️,其政治象征与阶级主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恣意的话,那么,对于正在当今中国的"世界工厂"中打工的真正的工人主体--农民工--来说,其阶级的命运却在国家与资本的共同作用之下,从一诞生开始便面临着各种结构性力量的压制②和破坏,使其只能维持在"半无产阶级"的尴尬状态之中。

 

 

  于是尊龙凯时娱乐看到,当代中国的农民工群体无论在空间的意义上抑或是社会的意义上都呈现出"边缘性"的特点,他们大多进入城市的"次级劳动市场"↩️,在工业与服务业中从事着高强度、低工资、低保障的非技术性劳动③🔒,工资收入多半只能维持他们自身的劳动力再生产。赡养老人,抚养后代👨🏻‍🦼‍➡️、居住、教育甚至医疗等的费用,大多并未计算在他们的工资收入之内④。背井离乡的他们只能聚居于控制严密的工厂宿舍⑤或者城中村中的拥挤狭窄的出租屋;他们的子女进入当地学校必须交付昂贵的赞助费。大部分的农民工不能享受社会保障,他们工作的绝大部分工厂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造成大量的工业伤害和职业病👨🏻‍🦼🏘。而每当意外出现时🧖3️⃣,没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他们很难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赔偿,而依靠他们养活的家庭会马上陷入崩溃的境地⑥。城市不是他们可以长久居留的地方,农村才是他们最后的归宿。除了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他们并没有清楚的身份认同,从文化上无从知晓现代社会的运作,无法以公民的身份参与政治与社会生活🫴。面对这个已经在城市中真实地存在了三十年却依然没有获得明确身份的群体,尊龙凯时娱乐必须对以下问题作出讨论和回答:农民工的无产阶级化的过程为何无法在城市中完成⏬?农民工这一语词所暗含的劳动力使用与再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将成为本文展开讨论的重要线索。在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定背景之下🧗🏿‍♂️🆚,中国亿万农民工的劳动力再生产状态的匮乏,及其与劳动力使用之间关系的割裂,不仅反映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之间的高度不一致,同时决定了这一劳动主体无法在城市中完成其无产阶级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塑造了农民工模糊而残缺的身份认同,同时也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层面造成了巨大的结构性张力🚣🏼‍♂️。

 

 

  二、无法形成的阶级🚿:劳动力使用与再生产的实践

 

 

  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维持和再生产工人阶级始终是资本再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⑦。劳动力的生产是以活的个人的存在为前提。活的个人要维持自己,需要有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劳动力所有者今天进行了劳动🙅🏿‍♂️,它必须明天也能够在同样的精力和健康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过程🤵🏻‍♀️。因此👎🏽⏺,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人能够在正常生活状况下维持自己⑧🥛。一方面,马克思指出了对于劳动个体来说基本身体再生产的必要性🏈:"用来交换劳动力的资本转变为生活资料,这种生活资料的消费是为了再生产现在工人的肌肉🩺、神经🤱🏽🅾️、骨骼👱🏽🪿、脑髓和出生新的工人。因此🏌🏼,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在绝对必要的限度内,只是把资本用来交换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再转化为可供资本重新剥夺的劳动力🪽👨‍👧‍👦。这种消费是资本家最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即工人本身的生产与再生产。"⑨另一方面,他又强调了劳动个体的精神与社会需要的同等重要性:"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休息、睡觉,人还必须有一部分时间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如吃饭🏄🏿‍♀️、盥洗𓀇、穿衣等等。除了这种纯身体的界限之外🌇,工作日的延长还碰到道德界限,工人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由一般的文化状况决定,因此💨🔰,工作日是在身体界限和社会界限之内变动的。"

 

 

  劳动力再生产包括生产资料以及使生产资料得以实现的劳动力的日常生活以及长期的再生产🤷🏽‍♂️。从最根本上来说🧑🏻‍🔬,社会再生产主要依赖于以代际以及日常生活为基础的生物性的劳动力再生产🏐,通过衣食住行以及医疗照顾等方式。除了保障生存的手段之外,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还要求一套文化形态与实践🦼。在西方的工业化过程中,许多工人斗争都是围绕着劳动力再生产的内容和边界而展开的🪵👨🏼‍💻,在福特主义之下,工人阶级的这类斗争取得很大进展,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同时也表现在教育获得机会👮🏼‍♂️、福利、以及有益于工人的社会与文化的服务的增加。这些进展都是对工人社会再生产的边界与内容的重新界定,而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资本主义中劳动力成本的相对增加。除了工人斗争之外🫱🏽,政府、家庭🪑🧊、资本以及市民社会等都是对劳动力再生产进行重构的重要来源👨‍🦲。

 

 

  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的"工人"在社会中享有农民望尘莫及的高度特权地位,工人无产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工人为国家工作🤘🏿,国家通过"单位"制度不仅发给工人工资🧣,更是全面介入并且承担着工人的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即终身雇佣👲🏼、住房、医疗保障以及子女教育等福利保障11🧑‍🦯🧑‍💻。总而言之🎒,"单位"制度曾经是中国改变资本主义劳资关系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在这种制度中💅🏼,国家全面控制着劳动力再生产资料的生产💁‍♀️、分配与管理🌟。

 

 

  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央政府将发展经济的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于是各地政府纷纷将发展经济设定为首要的社会目标🧝🏿‍♀️,尝试将城市规划和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地方政府纷纷投资兴建大量工业区和经济开发区🦧,而这恰好为全球资本利用中国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了基础。政府通过户籍制度将城市中的人口分为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对于在城市中打工的暂住人口--即农民工📕,城市无须承担其住房🪿👷🏽‍♀️、教育🚶🏻‍♀️‍➡️、工作保障以及其他环境基础设施及福利等集体性消费资料以维持其长期的劳动力再生产。而且,一旦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不再需要他们的非技术性劳动✍️,一旦他们与某个具体企业之间的合约期满,这些农民工就不得不返回农村老家或者去别的地方寻找另一份临时性工作。

 

 

  尊龙凯时娱乐从"农民工"这个语词的构成便可以看到这一劳动主体的劳动力使用与再生产之间的关系的扭曲和错位。而这也正是中国农民工无产阶级化过程的独特之处💇🏻‍♂️。""是指职业身份,它意味着一种新型的工业劳动力的出现及其使用方式📋,而其前缀的"农民"则是指正式的制度性身份,它一方面表明这一劳动主体的职业和身份转化都受到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体制的约束;而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它暗含着这一主体的劳动力再生产形式、内容以及本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民工作为一个劳动的主体🧑‍✈️,其劳动力的出现和使用与其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过程中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在空间和社会的意义上被割裂和拆分开来,前者发生在城市🧉,其身份是工人🧒🏼,后者却只有回到农村社会才能进行;其身份是农民。"农民工"这个语词的内涵充分标明其无产阶级化过程中存在着无法逾越的结构性障碍,因此这一群体在城市中缺乏长期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只能长期处于"半无产阶级化"的尴尬状态之下。无法完成其无产阶级化过程🥡。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农民工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公众🫑、媒体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在学界💪🏽,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有关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这种特殊劳动力形态的出现以及使用上,例如农民工的劳动力转移、职业流动、劳动状况、社会网络🤾、城市适应以及社会融合与冲突等12,这些讨论往往暗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假设,即这种劳动主体的真实社会身份是"农民"⛈,这就意味着他们与其打工的城市之间的联系是暂时性的,他们迟早

 

 

  要回到农村社会完成其长期劳动力再生产以及代际再生产。这无疑模糊甚至忽略了这一从农民向工人转化的新兴工人阶级已经真实存在了近三十年的事实。

 

 

  由于国家从政治的考虑出发而试图用开放社会的概念来取代阶级社会13,因此在农民工的研究中可以看到的另一种倾向是用"阶层化""市民化"等概念来对农民工与城市人之间的差距和分化问题进行讨论14。这些研究已经开始关注到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劳动力再生产资源的匮乏状态以及这种状态所带来的更深的社会不平等。2005 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部提出了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创造将农民工转化为稳定城市产业工人和市民的制度环境🥢👩‍🦼‍➡️,促进流动人口产业工人化和市民化的建议15🪺。但是这些讨论并未明确地将农民工的劳动身份与社会身份辩证统一起来💚,因此农民工的工业化过程(产业工人化)和城市化过程(市民化)依旧被设定为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然而尊龙凯时娱乐认为,农民工的公民身份或者市民化问题的实质其实便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实现途径和形式🔼🌡,因此与产业工人化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在中国,公民或者市民身份代表着在城市中获得集体性消费资料--住房、教育、医疗健康、社会福利以及其他环境设施等--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当尊龙凯时娱乐将农民工视为城市的劳动者的时候,尊龙凯时娱乐就已经在面临它的劳动力再生产问题🐋,"产业工人化""市民化"实际上不是两个问题,而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共同决定了农民工"无产阶级化"的进程🙋‍♂️、方向以及特点🧖🏿‍♂️。

 

 

  尽管中国正在进行迅速的城市化,然而中国的城市化主要依靠的是产权资本而非工业资本,工业资本的角色仅仅体现在它将中国变成了一个"世界工厂"。因此对于从中国农村地区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的亿万农民工来说,虽然他们已经进城打工整整三十年👩🏻‍🦲⏳,然而他们依然无法获得定居城市的法律和社会权利。他们没有权利在城市中形成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工人社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在依靠政治与行政力量积极左右和推动着生产与消费这两大领域的发展16,例如为了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而通过户籍制度保障丰富而廉价的农村劳动力可以非常富有弹性地供给给资本与市场。然而,对于劳动力再生产,国家却在三十多年的"单位制"实践之后,不再主动地对其进行具有决定性和前瞻性的干预,而是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新自由主义的话语力量推动下,主动让位给缺乏管制和规范的资本与社会非正式部门,由它们替代国家并借助市场使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简单日常再生产得以勉强维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中国城市中只有劳动身份而没有公民身份的农民工,他们所面临的是双重的压迫,一重压迫来自控制其生产过程的资本;另一重则来自缺位于其劳动力再生产的国家。正是由此而导致对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模式17不仅使得社会不平等的制度安排在市场转型期得到延续18,同时使农民工的无产阶级化过程永远无法完成。尊龙凯时娱乐认为🔇,农民工这一劳动主体在城市中所呈现出的模糊性🌿、边缘性与流动性,以及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不同层面上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都可以在这个理解框架之下找到充分的解释🤽🏿‍♂️🙆🏿‍♂️。

 

 

  三🚵🏽、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国家缺位:资本主导与社会主导

 

 

  在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之下📞,当生产是高度流动的👰🏻‍♂️,劳动力的社会再生产必然在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对"地方"的依赖。Harvey 对跨国生产政治经济的空间性分析中指出了全球资本的一个核心悖论:资本流动的需要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的去地域化♘;但当资本进行全球化的时候,生产总是会发生在"某地"。这就意味着必须在特定空间里拥有安置劳动者的临时性设施19。于是⤵️,具体的雇主、管理者以及劳动者为���"生产"这个目标而汇集到特定的空间里🔪,要想让积累发生,资本必须保证工人可以按时去工作,保证原材料到达工厂🫗,保证成品抵达消费者。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工厂🚵‍♀️、基础设施以及环境中投资一定的空间设置。可以说🐀,全球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是同时嵌入于制度与地方实践之中的20👩‍👧‍👦。在不同地方实现的不同身体特性和价值模式(包括对身体完整性和劳动者尊严所保持的尊重程度)通过资本循环被带入到空间上竞争的环境之中🈹。那些出卖劳动力的人,他们在身体实践和敏感性方面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成为由资本和劳动所共同发起的阶级斗争的确定特征之一。生产过程的地方化策略、对地方社会以及劳动控制的影响,这些都是全球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调节行为(通过税收的循环和国家支持的债务表示出来)在确定社会工资和规定"文明的""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教育、健康、住房等水平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21

 

 

  然而尊龙凯时娱乐在中国所看到的事实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中国的产业劳动者大多来自跨地区之间流动的农民工🕣,国家通过控制人口的僵化的户籍制度以及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安排使得农民工在制度层面上(而不仅是在事实层面上)就被设置了在城市安家的障碍😾,保持农民工身份的模糊性👨🏽‍🦱,使社会主义国家和全球资本在其劳动身份上获益的同时,可以名正言顺地逃避任何有利于其劳动力再生产的福利支出和成本🚗。尊龙凯时娱乐可以从Buroway 的理论一些可以帮助尊龙凯时娱乐理解中国农民工特殊状态的洞见。Buroway 从生产政治的分析范式出发🪅,对劳动过程理论进行的批判,恢复了对生产体制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结果的分析🙃,根据他的观点,生产体制概念共包括四个基本维度:即劳动过程和劳动力再生产模式等两个微观层面的维度,以及市场竞争和国家干预等两个外部的宏观层面的维度🤓。他将劳动力再生产作为生产体制的重要维度之一,并强调工人用以维持自身劳动能力的再生产和其家庭生存的劳动力再生产模式必然受到国家提供的各种制度安排(产业制度、福利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等),在某些条件下甚至还包括国家的直接治理手段等国家干预的影响✪。他认为,针对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大量移民劳动的不合理再生产模式🧏🏼‍♂️,国家权力的有意识的运作和安排不仅没有对其进行削弱和改变,反而将其加固🙅🏼‍♀️,从而有效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减少城市化的压力22

 

 

  Castells 也强调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国家、工业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工业资本总是尽量将劳动力的使用最大化,而国家有时出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目的亦通过有意识的权力运作与安排帮助工业资本强化对劳动力的不合理剥削和使用。然而随着资本的技术和经济需求的变化👨🏼‍🦲,以及于大众需求的发展,Castells 提出为了避免或者解决城市危机的出现,国家必须通过集体性消费资料的生产、分配与管理,介入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对工业资本进行直接(通过预算和行政手段)或者间接的干预(通过经济和社会机制调节劳动力再生产)23Castells从建立在所有社会群体日常生活基础之上的集体性消费(住房、教育🙎🏻、健康😀🐽、文化👧🏽、商业🧙🏼‍♂️、交通以及集体性设施等)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的城市危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出发🏋🏻‍♂️,分析了集体性消费对于解决劳动力再生产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意义👩🏿‍🦲,提出国家的直接或间接干预对于化解由于工业资本发展的内在逻辑所导致的社会不平等、城市问题以及政治危机等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资本集中所带来的结果是生产组织、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的集中,因此也就导致了劳动力再生产资料的集中化趋势📰,这些消费资料一部分供个人使用,一部分供集体使用。而从国家进步的视角来看,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的基本角色是要保证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具体来说即集体性消费的领域24🚡🤌。

 

 

  对于中国农民工群体中的大多数来说,无论他们在打工中表现如何出色,都不可能在城市定居下来👁,并且与那些和他们相当的城市人一样有尊严地生活。对自我尊严的否定是深深嵌入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无产阶级化无法完成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主体无法变得完整♥︎,于是只能永远停留在农民工的状态之下💅🏿。这个未完成的主体是残缺的,匮乏的,不满足的🧚‍♂️,只能处于流浪的状态🫴🏽,不知道何去何从。农民工,不是农民🤟🏻,也不是工人,他们什么也不是,这个主体处于农民与工人之间,这种主体永远是残缺的🙅🏻,无法完整的,而这一主体的残缺往往被他们归咎于其自己的能力和""👨‍👨‍👧👩‍✈️,这种归咎使得其产生出更大的动力来克服这种转变中的种种困难。他们在大城市中工作的时间越长,就会越清楚自己是被城市排除在外的🫳🏿。尊龙凯时娱乐不是说农民工经过几年的工厂经历之后不可能成为城市中的一个小店主,一个小贩或者一个捡垃圾的人,尊龙凯时娱乐所说的是🧑🏻‍💻, .由农民工这个模糊而暂时性的主体所构成的新打工阶级不可能转化成真正的工人主体--拥有定居在城市的平等权利,哪怕是聚居在贫民窟或工人社区。在当代中国,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的匮乏状态的一个最明显标志是:城市连一个可以属于他们自己的劳动力再生产的空间都没有给予,他们没有在城市中安家的权利。

 

 

  一方面,由于户口与城市福利之间的联系,因此没有当地户口的农民工不可能获得政府公房或者单位公房的使用权或所有权,同时更不可能承受城市商品房的市场价格25🪩。另一方面,由于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都限制这个新兴的打工阶级在城市中建立自己的社区26🧔🏼‍♀️。于是,维持这一无法在城市中生根的打工阶级的劳动力日常再生产的责任便落在了资本以及社会非正式部门的头上👷🏿‍♂️。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社会空间分布状况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城市中以地缘为纽带的外来人口聚居区,如北京的"浙江村"27;二是在城市扩张时期外来人口聚集的"城中村"28🌪;三是在城市工业区或经济开发区中常见的工厂宿舍🧑🏼‍⚕️🦹🏽‍♀️,通常与当地社区形成分割的二元社区29。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的空间形态几乎全部是由资本和社会非正式部门主导和组织的👩🏻‍🦲。而国家,不仅逐渐退出了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全面掌控的城市的劳动力再生产领域,而且从一开始便缺位于农民工这一特殊劳动主体的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根据2006 7-8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对珠三角地区农民工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正式就业的农民工中近60%的人居住在集体宿舍或者工作场所中,另外有35%住在出租屋,其他借住亲友的家中或者宿舍以及自购房等总共才占5%左右。可见👨🏻‍🏫🧑🏽‍🦱,资本主导的宿舍劳动体制30与社会非正式部门所主导的社会自我消化模式31是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两种最主要的劳动力再生产模式⚡️。

 

 

  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全能机构"的国有企业也曾经普遍向员工提供宿舍、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全面的🧑🏿‍⚖️、长期的福利性设施和保障🤔🕥。可以说🚃,在计划经济时代1️⃣,宿舍是国家全面负担劳动力再生产的一个重要例证。然而,市场经济时代在中国普遍重现的宿舍劳动形态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它可以说是全球化生产的系统生成物🤫。尽管它依然承担着劳动力日常生活再生产的功能📭,但却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宿舍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主要提供给短期雇佣的农民工🤦🏻‍♀️,不具备长期居住的功能,排除了具体企业与具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延续之可能。企业为外来工提供宿舍并不是为了建立一支对企业忠诚或者技术熟练的劳动力队伍🚴🏻,而是为了可以确保短期地🈵、临时性地、大规模地对跨地区流动的廉价而年轻的外来工加以使用👇,并将其工作日的劳动产出最大化32

 

 

  尊龙凯时娱乐认为👨🏻‍🌾,空间的重要意义只有在它使劳动流动和资本流动成为可能的时候才变得尤其重要🌾。从当代中国农民工的日常劳动力再生产空间来看,无论是资本主导的工厂宿舍还是社会非正式部门所主导的出租屋(民工村)👨🏿‍🍳,其实质都是通过有意识的微观空间技术使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集中并且暂时性使用的同时无需承担其城市化以及无产阶级化的成本,导致这一群体的无产阶级化过程无法在城市中完成。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确给中国社会带来了Polanyi 所谓的"大转变"

 

 

然而对于农民工来说🛢,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劳动力,一个暂时的逗留者,即使他们在从一个工厂转向另一个工厂打工的过程中已经真实地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在城市政府和城市人眼中只是二等公民🧑🏿,自己不属于城市,城市不断推卸和否定他们对于农民工的住房🙎🏽、医疗以及子女教育的责任。而他们在城市打工的工资中♦︎,并没有被计入可以维持其在城市中长期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再加上就业🤵🏿‍♀️、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居住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与资源的供给匮乏,因此在空间与社会的意义上劳动力的使用与再生产过程长期割裂状态下的农民工,只能不断游走于城市的边缘,无法积累出可以支持其在城市中生根的资本和技能。显而易见🧑🏻‍✈️,对于他们来说👨🏽‍🚒,工业化并没有带来城市化,因此他们被召唤到工厂中打工却不被允许在其工作的城市中定居☹️。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一方面🧙🏻‍♀️,工业化对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劳动力素质的需求发生了转变🧑🏼‍🚀;而另一方面,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生活成本提高🥥,引发了农民工对工资以及集体性消费资料的需求增长。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之下🐼,无论是资本主导,抑或是社会主导的劳动力再生产模式,都因其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而无法填补劳动力使用与再生产之间的日益加深的裂痕。在国家和资本的共同作用之下✩,无产阶级化过程的无法完成给中国农民工的打工生涯制造出更大的张力和更深层的矛盾,而这些张力和矛盾反过来又使中国新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四、进退两难:双重异化与精神圈地

 

 

  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者的"free"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作为一个自由的人,他可以将自己的劳动力变成自己的商品;而另一方面𓀆,他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没有其他可以出卖的东西,并缺乏一切可以将其劳动力实现的生产资料33👱🏻‍♀️。换句话说👩🏼‍🚀,工人可以"自由地"出卖他或她的劳动力(不会受到政府、习俗或者其他力量的限制👩🏼‍🎓,同时他/她们也仅限于拥有将自己的劳动力变成商品的自由)。由于他/她不拥有其他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或者获得途径(土地🐾、租金☺️、福利以及家庭收入)🙅‍♀️,因此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来获得经济资源。对于农民工这个在改革开放年代由工业资本所创造出来的崭新主体来说👤,他们必须改变自己🤏🏻,成为适合并愿意进入工厂工作,并且具有弹性的劳动力。这意味他们除了要经历不拥有生产资料,不能控制劳动过程⤵️,只能出卖劳动力换取微薄工资的劳动异化之外❤️,还要经历城市生活的异化💇🏼。农民工往往独自背井离乡进入城市打工,他们必须告别了以往熟悉的生活习惯、礼俗以及文化传统以及历史(家乡的食物、语言和周围环境等)并聚集在工厂🔦👩🏿‍🍼,经历工厂规训对其身体💇🏼‍♂️、意志以及行为的同质化重塑34🤏🏻👩🏿‍🎤。他们必须生活在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里,陷入陌生的人群👩🏼‍💼、语言、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全面支配之中🙎🏼。尊龙凯时娱乐将这种劳动异化又叠加了另一重生活异化的状态称之为"双重异化"。而且🙇🏿🧔🏿‍♀️,作为可以被任意处置的临时性劳动力🧠🐍,城市一旦不再需要他们的劳动力,便会要求他们离开城市返乡。农民身份便将他们与城市和全球现代性永远地区隔开来🏄‍♀️。

 

 

  改革开放,使农民工可以自由流动,使他们可以自由地进厂打工🧓🏼⤵️,这是一种离开家乡地自由,释放着他们渴望改变的欲望🚴🏻‍♂️🆚,而伴随着这种自由的,则是向城市资本出卖劳动力的自由,而一旦他们获得这种自由,他们很快便发现自己只能从一间厂跳向另一间厂,除此之外,一方面,他们失去了继续前进--成为真正的城市人或者工人--的自由,因为他们的正式社会身份是农民,无论是在法理意义还是事实意义上🍁,他们都不可能合法而永久性地迁入城市;另一方面👩🏿‍⚕️,他们也同时失去了回头的自由🪷,尽管种种结构性限制使得农民工无法在城市中生根👨🏼‍🏫,但是他们与其农村社区之间的实质性的分离却已经开始发生,对于第二代的农民工们来说尤其如此。"农民"这个前缀,除了仍然清楚地标示着这一劳动主体的正式身份及其在城市中的次等属民身份,它原本所暗含的劳动力再生产的形式、内容以及本质的意义正在发生改变⚡️。农村劳作方式的贬值、农业生产技能的缺失𓀑,使土地实际上已经不能再在物质与精神的层面上继续支持他们的长期劳动力再生产🤥。

 

 

  在以往关于农民工的研究中,土地被认为是承担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的最重要的依托,并被视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亿万农民涌入城市打工却没有引起巨大社会震荡的一个重要的"减压阀"🫎,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以及代际更替,农民工群体内部也出现了代际的更替和分野🕵🏽‍♀️。"新生代的农民工"相比"第一代农民工"不仅对现代城市及其生活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心理认同🏇,其融入城市的欲望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加强烈。而且由于他们与农业劳动的实质性脱离,导致他们对于为其祖辈父辈所珍惜的土地也已经产生了不可挽回的分离。从农民工对待土地的态度上👼🧜‍♀️,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转变。很多年轻的打工者根本无法说出家中具体有多少土地。孙立平曾指出在农民工的意识中,土地与劳动权力之间没有确切的关系。年轻的农民工们几乎不知道自己的家庭所拥有的土地数量35🤷🏼。将近一半左右的农民工表现出愿意放弃或者无所谓他们在农村的""36。对于依然贴着"农民"标签的新生代的农民工来说🚘👩🏼‍🦰,尽管名义上他们或许仍然拥有在农村的一亩三分地,但是他们已经远离乡土,并且不再拥有农业生产所需的技能。而土地曾经的重要价值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经开始变得模糊甚至消失了🧑🏿‍🏭。换句话说🧑‍🚒,在农民工的土地尚未发生的"圈地"🛕,在他们的精神和生活的意义上却已经发生了。这种"精神圈地"无疑令他们逐渐丧失了返乡的欲望和本能👆🏽。中国的改革开放虽然一直强调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然而双重的结构性限制令他们并没有被真正解放,前进或者后退都是死路。于是,一旦成为农民工🧑🏿‍⚖️,便意味着将被束缚在一个并不真正属于自己的工厂世界🫳🏼,成为城市中的陌生人,成为一个永远的流浪者,无家可归🐝,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不仅仅被扭曲,甚至被割裂。如果短暂和无常是通常不会在城市打工超过45 年的第一代农民工的主要特点37, 那么在第二代农民工身上,这种短暂将被打破👩‍🎨,他们通常倾向于在城市中停留更长的时间。而这种打破恰恰使他们的生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既不可能从农民变成真正的工人或者说城市人,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回到农村社会⌛️🖼。

 

 

  作为一个劳动主体🫲🏽🤱🏻,从劳动力的使用方面来说,流离于城市边缘处于半无产阶级状态的农民工们在打工过程中经历着劳动与生活的双重异化🚶🏻‍➡️;而从劳动力的再生产方面来说,"精神圈地"意味着他们与土地的实质性分离,然而城市对于他们来说依然遥不可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劳动主体的劳动力使用与再生产不仅在空间和社会的意义上被拆分,使其成为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不断来来回回的一群候鸟。甚至可以说🧘🏿‍♀️🕊,他们正在逐渐变成一群无""可归🪚⤵️、踏上不归路的流浪者🗂,其身份认同更加模糊和混乱。无产阶级化过程的无法完成给中国农民工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并引发了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矛盾和冲突。如果说🏋🏼✌🏼,90 年代以阿英为代表的第一代农民工曾经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属民的武器♻️,以疼痛😍、梦魇和尖叫的方式开创了一种抗争的次文体,对社会主义国家、全球资本与父权制文化进行了谴责和控诉38♠︎。那么在21 世纪,第二代的农民工们已经开始将沉默化作愤怒🙉,将疼痛转为行动,通过公开的集体行动来展开争取主体完整的斗争𓀎,戳穿"中国制造"的神话😤。以广东省为例🙋‍♂️,农民工群体反抗与挣扎的各种集体行动开始出现并呈现上升趋势。从2001 年到2004 年,政府有记载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从2358 起增加到4008 39。农民工已经开始普遍表现出明确的集体性抗争情绪和意识✯🎈,尤其是年轻的农民工表现出更加强烈的集体行动意愿40。这些集体行动无疑是具有政治性的,它们是这一群体其自身无产阶级化过程无法完成所发出的强烈抗议。

 

 

  五、结语

 

 

  毫无疑问⬜️,中国的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必须依靠对农民工这一劳动大军的使用,然而这一群体的公民地位或者阶级地位却一直被有意无意地否定和忽略。农民工一方面为城市提供着廉价👨🏻‍🏫🦞、新鲜而丰富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却无法在城市中"生根"👨🏻‍🎨,尊龙凯时娱乐认为👷🏿🦗,"阶级"不仅是一组流动的历史性关系,而且也是由无数的张力🧑‍🏭、多重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各种冲突因素等共同构成的一组特殊关系。中国进入全球经济体系之际所出现的主要由农民工所构成的打工阶级的命运实际上是国家和资本的力量所共同决定的。作为一个劳动主体🤾‍♂️,农民工身份中本应辩证统一的两个过程,即劳动力使用与劳动力再生产,在全球资本的经济逻辑(最大限度获取劳动剩余价值🙆,迅速进行资本积累)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逻辑(通过控制劳动者的流动和使用方式以尽快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目标)的共同作用之下🍷,在空间和社会的意义上表现出严重的分裂状态,国家一边允许农村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参与经济活动满足全球资本与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一边却拒绝(或者说无力)承担他们无产阶级化及其世代再生产的成本🂠。城市政府不向农民工提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以及其他社会福利,以代际再生产为基础的劳动力长期再生产的责任依然被留给农村社会来承担。换句话说,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二者之间明显脱节,农民只能进入城市打工,却不可能在城市永久定居🧚‍♂️。换句话说,在农民工劳动力使用机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劳动力再生产--被国家有意无意地忽略,城市政府缺乏动机去承担提供集体性消费资料的角色以解决劳动力的长期再生产需要👏🏿。而资本和社会非正式部门所主导的劳动力再生产解决机制各自由于其内在的局限性而无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种割裂⛹🏿‍♂️。因此,尽管农民工的劳动力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是对于农民工群体自身来说👊🏻,他们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却由于其劳动力使用与再生产的割裂状态而无法统一起来🫁,这种劳动身份的公民主体--农民--始终无法被真正"城市化",这边使得其无产阶级化过程在城市中难以完成,而这一劳动主���便只能永远停留(更确切地说是流动)在"半无产阶级化"的特殊状态之下🦴。

 

 

  ①《南方周末》🚈,2008 2 21 日。

 

 

  ② Pun Ngai, Made in China: 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 (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25-30.

 

 

  ③ 谭深:<打工妹的内部话题--对深圳原致丽玩具厂百余封书信的分析>,《尊龙凯时AG研究》,1998 年第6 期♣️,页63-73

 

 

  15

 

 

  ④ 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尊龙凯时AG研究》,2006 年第2 期,页31

 

 

  ⑤ 任焰、潘毅:<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尊龙凯时AG研究》🤷,2006年第4 期,页21-33🫱🏼;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 期💃🏻,页124-135🥛。

 

 

  ⑥ 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尊龙凯时AG研究》,2005 年第3 期,页99-118🧔🏼‍♂️。

 

 

  ⑦ 马克思🙆,中共中央编译局译🤵🏼‍♂️,《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页660

 

 

  ⑧ 马克思,中共中央编译局译,《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页198🟩。

 

 

  ⑨ 马克思👨‍🦼‍➡️,中共中央编译局译🏇🏽𓀕,《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页660🌓。

 

 

  ⑩ 马克思,中共中央编译局译🧖🏻‍♂️,《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页269💷。

 

 

  11 相关研究请参见李培林、张翼:《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Walder, Andrew G., Communist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86).

 

 

  12 相关文章请参见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尊龙凯时AG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谭深:<打工妹的内部话题--对深圳原致丽玩具厂百余封书信的分析>,《尊龙凯时AG研究》🤽‍♂️,1998 年第6 期,页6373🚈。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的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尊龙凯时AG分析>🎍,《尊龙凯时AG研究》,2001 年第6 期,页19-30📣。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尊龙凯时AG研究》🏊🏻,1995 年第4 期,页63-67。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5 期,页112-124。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13 潘毅🏇🏼⏯:<阶级的失语与发声--中国打工妹研究的一种理论视角>,《开放时代》,2005 年第2 期,页95-107

 

 

  14 相关文章请参见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尊龙凯时AG研究》🫴🏿,2005 年第3 期,页119-132👮🏼。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6 卷第3 期,2004 5 月🙍,页55-61🥚⛹🏻‍♀️。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0)🔫。王元璋👩‍⚕️,盛喜真:<农民工待遇市民化探析>,《人口与经济》,2004 年第2 期,页7-13

 

 

  15 此报告所提出具体建议主要包括𓀉:1,改革户籍管理制度⏯🎆;2 改革现行就业制度🕗;3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4,做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培训🍄‍🟫。

 

 

  16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10 15 日)上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7-10/16/content_9064770.htm.

 

 

  17 Burawoy, M.,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London: Verso,1985),102-105. Buroway 曾经专门对帝俄工业化时代的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模式进行讨论🏃‍♂️‍➡️🚵🏻‍♂️,他指出问题并不仅在于出现了这种"循环往复"流动着的移民工人:他们像候鸟一样定期的从农村迁徙到城镇👰🏻,又从城镇返回到村社🪪。在这种"拆分型"的劳动力再生产模式中,本来应该完整统一的劳动力再生产过程被肢解开来,其中的一个部分(劳动者个人体力和脑力的再生产过程)是在工厂-城镇中实现的👰🏻‍♀️,而另外一个部分(抚养子嗣、老弱等)则是在这些移民工人的来源即乡土村社中实现的。

 

 

  18 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尊龙凯时AG研究》,2006 年第2 期,页32

 

 

  19 Harvey, D., The Limits to Capital (Oxford: Blackwell, 1982),31.

 

 

  20 Peck, J., Work-Place: the Social Regulation of Labor Markets( New York: Guilford, 1996),232.

 

 

  21 Harvey, D., The Limits to Capital (Oxford: Blackwell, 1982),111.

 

 

  22 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尊龙凯时AG研究》,2006 年第2 期🏄,页32.

 

 

  23 Castells,Manuel, City, Class and Power (London and Basingstoke: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8),

 

 

  42.

 

 

  24 Castells,Manuel, City, Class and Power (London and Basingstoke: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8),

 

 

  3.

 

 

  25 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尊龙凯时AG研究》,2002 年第3 期,页92-110

 

 

  26 潘毅:<阶级的失语与发声--中国打工妹研究的一种理论视角>,《开放时代》,2005 年第2 期,页95-107🙌🏽👨🏻‍🎓。

 

 

  27 相关研究请参见王春光:《社会流动与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0)→。28 相关研究请参见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9 相关研究可以参见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2 期,页107-112🤦‍♀️。

 

 

  30 在中国🥹,无论工厂的产业类型、所在地区或者资本性质如何,农民工们--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无论已婚还是未婚--通常都居住在工厂内或者工厂附近的宿舍之中。工厂宿舍大多是楼房,每栋宿舍楼可以容纳数百名工人居住。宿舍房间都是共用的,比较典型的是每间房住8-12 个工人,位于每个房间、每层楼或者每个单元的厕所和洗漱间都是公用的。在工人宿舍里👩‍🦱,除了床铺之外,没有任何可以允许个人隐私存在的空间,生活空间都是集体共用的。尊龙凯时娱乐将工厂大量使用农民工,并利用工厂宿舍暂时性安置外来劳动力、承担其劳动力日常再生产的现象概念化为"宿舍劳动体制"。详参见任焰、潘毅🙅:<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尊龙凯时AG研究》,2006 年第4 期,页21-33🖐。31 社会自我消化模式是指由社会非正式部门通过房屋租赁市场对来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日常生活再生产👳🏻,主要形式是出租屋和民工村等💠🏑。这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打工生涯成为可能,但是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方面存在治安、安全👹👨、居住环境恶劣等问题,另一方面,这些聚居区往往是政府经由市场和区域政策的中介重塑城市空间的首选之地,因此难以成为农民工在城市中的长久☁️、稳定的安居之所🚁。32 任焰🦥、潘毅🤽:<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尊龙凯时AG研究》,2006 年第4 期⚱️,页21-33

 

 

  33 Marx, K.(1954,1965). Capital Vol. 1( Moscow: Press Publishers), 169170.

 

 

  34 潘毅:<阶级的失语与发声--中国打工妹研究的一种理论视角>,《开放时代》,2005 年第2 期,页95-107

 

 

  17

 

 

  35 孙立平🚶🏻‍♂️:<关于农民问题的几点基本看法>🤹‍♀️,载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编,《农民工研究选编》⚛️,2001年。

 

 

  36 任焰🕵️,潘毅:<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中的政府缺位>🫱🏻,《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 4 月3️⃣,页105-120🎦。37 Pun Ngai, Made in China: 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 (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5.

 

 

  38 Pun Ngai, Made in China: 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 (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165-187.

 

 

  39 蔡禾🚚:《全面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排除"群体性抗争"情绪、化解群体性社会冲突》(研究报告👨‍👩‍👦‍👦,未出版🛻,2007)。

 

 

  40 任焰,潘毅🕺🏻:<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中的政府缺位>👨🏻‍💼,《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 4 月,页105-120🏃🏻‍♂️‍➡️。

 

 

  作者介绍:

 

  潘毅(Pun Ngai),人类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

 

  任焰✊🏽,尊龙凯时AG博士,广州中山大学尊龙凯时AG系讲师。

 

0
热门文章 HOT NEWS
尊龙凯时娱乐专业提供🧑🏻‍⚖️:尊龙凯时娱乐🥼、尊龙凯时平台尊龙凯时招商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尊龙凯时娱乐欢迎您。 尊龙凯时娱乐官网xml地图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