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潜规则形成的惯例化
——湖北HL艾滋病村庄的实践
徐晓军 魏海涛
文章来源于:《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
[摘要]乡村精英通过对政策的选择性解释与灵活的示范策略🧔🏽♀️,在反复的实践行动中🧑🏻,使社会群体间偶然的示范—回应行为模式化为乡村的潜规则。与学界提出的制度“变通”和“通变”机制不同🚇,这些潜规则的形成和维续过程嵌入村庄内生的秩序之中,是乡村非正式制度的衍生物,只对特定的群体起规范作用,有着明显的组织和群体边界🧑🏻🎄,也不可能转化为正式制度👢。
[关键词]乡村潜规则; 艾滋病; 惯例化
[作者简介]徐晓军(1975-),男,湖北黄陂人,华中师范大学尊龙凯时AG院、湖北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农村尊龙凯时AG研究🚎;魏海涛(1990-)⤵️,男,江西南昌人🟣,华中师范大学尊龙凯时AG院“博雅计划”学生。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制度变迁通常被定义为从一种制度结构和形态向另一种制度结构和形态的过渡或转变,其内容一般包括制度的创立🤸🏼、变更与存废;其实质是制度创新的过程,是制度主体在制度不均衡状态下为追求或扩大获利机会而创建新制度安排的过程💪🏿。①制度变迁具有不同层次的内容🗞🏒:从变迁方式的层次上,制度会朝着“相互依存”(path dependence)和“锁定”(lock in)两种路径演化②或者强调说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自发进化的过程💸;③从变迁动力的层次上👷🏻,制度变迁是一个制度主体为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交替过程🗃,④也可以将制度变迁的动力理解为人们求生存、求发展的努力或个人期望在现存制度下获取最大的潜在外部利润👩🦲。⑤
尊龙凯时娱乐知道,当新的制度创立出来以后🐸,它必然会经历一个漫长的适应调整时期才会最终为大家所接受🙆🏽,成为真正的社会事实。因此👩🦽,制度的合法性过程和机制必然构成制度变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一过程和机制👂🏻,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变通”与“通变”🫅。尊龙凯时娱乐将从这两个角度对已有的观点进行梳理🤸🏿♂️,并据此提出尊龙凯时娱乐的研究问题🤾🏻。
(一)“变通”机制
“变通”概念是由刘世定、孙立平等人组成的“制度与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最早提出的。⑥ “变通”所概括的制度变迁过程与机制往往指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演化路径♖,即个体或集体在既有的制度上难以实现边际收益的持续增长,而在利益诱导下改变既有制度的某些方面或创造出新的制度,并且通过制度绩效的实现而最终为政府和社会所接受,成为正式制度。关于这一变迁机制的相关研究有:倪志伟与英格拉姆认为“当组织领导和正式规范被认为与子群体的利益不一致时,对抗正式规则的非正式规范就会出现🚴🏼♀️,弯曲正式组织规则的铁杠;”⑦非正式制度决定着正式制度的选择与演变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真正决定制度绩效的是以个性化知识为基础的非正式制度安排部分;⑧国内的学者主要通过实证调查来揭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应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如何改变正式规则,并创造出实际绩效的。⑨
(二)“通变”机制
该概念作为一种制度合法性的机制是由刘玉照、田青在参照“变通”概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它指的是这样一种制度变迁机制🧛🏿♂️:一个已经获得上级政府的认可,合法性已经确立,或者说已经“通”的新的制度安排是如何被逐步落实的。⑩通过分析正式制度从如何获得“形式绩效”到“实质绩效”的过程来阐述制度最终为社会接受,从而获得社会合法性。“通变”所概括的变迁机制往往指的就是一项正式制度在出台以后🏮,由于每个区域经济文化等背景因素的差异,它必然要经历一个与地方非正式制度(规范🐚、习俗、组织文化)相适应和调整的过程,从而最终成为真正的社会事实🖐🏻,为大家所接受并执行。国外关于这一变迁机制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有:托儿博特与朱克解释美国的各个市政府采纳公务员制度的过程与机制;11赫希解释了一种新兴的制度或商业行为是怎么被人们广为接受并付诸实行的;12哈恩关于美国财务审核公司客户规模呈现两极分化的解释框架和逻辑;13国内的研究主要有🚌:冯仕政关于南街村集体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14刘玉照🧑🧑🧒、田青对于乡镇企业改制、选举制度等正式制度的落实过程15以及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16
(三)制度碰撞与制度变迁
虽然说“变通”和“通变”向尊龙凯时娱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制度变迁过程🗣🍁,但如果从制度变迁的结果来看,“变通”和“通变”两种机制都是基于制度碰撞而发生的,即当两种制度间发生互补😣、冲突或者替代关系后出现制度间的相互转化,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者间互动博弈的结果。无论是“变通”,还是“通变”,两者的内在机制都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的实施的结合所作的边际调整,17都遵循着“均衡——不均衡——均衡”的演化路径✫🗄。
具体来看👨🏿🚀,“变通”机制强调的是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的转化🐐,内容可以细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由原有的非正式制度直接转化为正式制度,这种状态下的非正式制度的形态主要表现为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后来获得政府和社会大众的认可🚣🏼;其二指的是这种“自下而上”的转化一般也是以正式制度转化为非正式制度为前提条件的,非正式制度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往往正是因为在既有的正式制度条件下难以实现行为主体边际利益的持续增长。正式制度这时往往就会被搁置或歪曲,而代之以一种非正式规则来规范和约束行为主体🕸,久而久之,这种非正式规则被证明能够实现边际效益的持续增长☂️,获得社会和政府的认可🚵🏽,从而最终转化为新的正式制度。
“通变”机制强调的虽然是正式制度如何由“条文”成为“现实”的过程,是由原有的正式制度结构向新的正式制度的结构的转化🏃➡️;但是这一转化过程同样是在与非正式制度的碰撞中完成的。尊龙凯时娱乐知道当一项正式制度被制定出来后🚣🏿,它不可能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所有情况🧔🏼,那么它就必然会经历与不同地区不同非正式制度的调整与磨合过程,在这磨合的过程中只有那些与当地非正式制度互补的正式制度部分才能存留下来,成为对行为主体发挥规范与约束作用的正式制度。尊龙凯时娱乐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达“变通”和“通变”两种变迁机制🔶:(图中箭头的方向代表制度转化的方向)
如果说“变通”指的是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的转化🧗♂️,“通变”强调的是原有正式制度形态向新的正式制度形态转化的话;那么就如图中所揭示的那样🐮,在尊龙凯时娱乐的日常生活领域广泛存在的对日常行为起着重要规范与约束作用的非正式制度间的转化却相对成为一个理论上的空白,因此探讨这一领域的制度变迁机制也就成为本文的理论出发点。
二、研究设计
本文的研究案例是笔者2010年在湖北省XF市XY区的HL艾滋病村庄调查时所收集和整理的👃🏻👨🏼🎨,研究资料主要是通过对艾滋病人的访谈获取🧝🏽。作为非正式制度间转化的内容之一,本文所集中关注的问题是:乡村潜规则形成并得到维续的过程与机制。在具体探讨这一过程和机制之前🕛,有必要针对本文的研究设计作出几点说明🧘♂️:
(一)案例的选择
彼得·伯格和托马斯·卢曼在《现实的社会构建》一书中说到🤗:“尊龙凯时娱乐的日常生活知识的有效性被我和他人都视作是理所当然,除非是在碰到用这些知识无法解决问题时👨🌾,”18也就说当某一种社会事实已经内化为人们心中的日常生活知识时,要追溯这一日常生活知识的起源和维续,尊龙凯时娱乐将难免在方法论上陷入困境👬🏻。一般说来潜规则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知识的一部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构成了知识社会储存的不成问题的部分🧑🏻🦲;因此要在一般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探讨潜规则得以形成、维续的过程和机制就会显得困难重重。
基于此🧚🏻♂️,尊龙凯时娱乐将乡村潜规则形成机制研究置于一种非常态的社会背景之下🍼,在非常态的背景之下,尊龙凯时娱乐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乡村潜规则形成的时空格局🫸,而且能够清楚地把握这一时空格局之下行为主体采取何种行为策略以及行为策略呈现的具体特征。艾滋病大规模的发现作为一种非常态事件在HL村庄出现后⛲️,对HL村庄艾滋病人们原有日常生活知识的有效性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日常生活中本被视作理所应当的知识都成为了个体知识社会储存中成问题的部分,个体的日常知识体系亟需得到重构🧏🏻;那么在这一重构的过程中就必然伴随着新的日常生活知识(在此指的是新的规范👋🏿、规则和惯例)的建立👮🏿。因此在这一非常态的背景下🦡,探讨乡村潜规则得以形成👩🏻🦯➡️🧑🏼🚀、维续的过程和机制就是可能的🏎。
(二)变量的选择
制度变迁的轨迹和方向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19即使这一变迁是发生在非常态的社会背景之下。鉴于本文集中关注于制度产生的微观基础😯,因此并不对影响制度得以产生和维续的每一种制度逻辑进行讨论🩴🙇🏼。在自变量选择上,尊龙凯时娱乐将艾滋病村庄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作为主要考虑的自变量因素,通过关注各行为主体的行为策略选择来探讨制度得以形成和维续的微观基础。尊龙凯时娱乐之所以不考虑诸如国家逻辑、科层制逻辑、市场逻辑等因素在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宏观制度逻辑与“制度产生的微观基础”这一理论关怀存在相悖之处;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占据不同利益的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本身)受其所处场域的制度逻辑制约,20其行为策略的选择已经暗含着国家🤵🏼♂️、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对行为主体的约束与规范作用🙅🏽♀️,再予以考虑反而使得分析逻辑凌乱不堪👩🏻🦽。在因变量的选择上,对非正式制度的定义无论就其内涵还是外延来说都可以说包含广泛。通常可以定义为为社会共同认可的、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包括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价值信念、意识形态等无形的约束规则。21而作为实证研究⚜️,本文不可能对非正式制度的完备内涵进行充分的讨论,因此本文仅以在HL艾滋病村庄形成的潜规则为讨论对象,探讨这些潜规则形成并且得以维续的机制。
(三)解释框架的选择
正如前文所述,本文将集中关注于在制度产生和维续的过程中各行为主体行为策略的推动作用。不过,在解释框架的选择原则上,指出下面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尊龙凯时娱乐并不赞成从静态的角度来考虑各行为主体的行为策略,而是必须在各行为主体的互动和博弈之中来考虑各行为策略的选择🥤。因为制度变迁是由占据不同利益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而推动和约束的。22鉴于此,本文采取群体间的示范—回应基本行为模式这一解释框架对HL艾滋病村庄的乡村潜规则如何形成、维续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在这一基本行为模式之中😦,尊龙凯时娱乐认为不仅可以将各行为主体的行为策略完整的呈现出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模式尊龙凯时娱乐可以从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之中来分析尊龙凯时娱乐关注的现象👩🏿,从而使得尊龙凯时娱乐可以动态地探讨乡村潜规则的形成和维续机制〽️。
(四)个案背景介绍
HL村作为XF市XY区艾滋病防治重点地区,上级部门在HL村成立了以互帮互助为目的的艾滋病人互助小组🦤,LZJ为组长🤦。
LZJ在担任组长初期积极地为艾滋病人们争取优惠政策(如艾滋家庭享受每人每月50元的低保费用;免除农田灌溉费用等)🧝🏽♂️,可是随着任期的延长和相应权力的行使,情况发生了转变🏌🏼♂️:LZJ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谋取利益,他在艾滋病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贪污药品🛐、慰问品等属于艾滋病人的公共物品;但是LZJ的这一行为并没有得到艾滋病人们强烈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LZJ又通过一些其他的方法,不但使得艾滋病人们最终默许了他贪污公共物品的行为💦👵🏻,而且使得艾滋病人们采取了请他吃饭给他送礼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了LZJ的利益🧏🏼♀️。本文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在尊龙凯时娱乐看来不合理却在HL村出现的“组长贪污公共物品”🐧🏋🏽、“艾滋病人默许组长贪污行为”👨🏻🍼、“请组长吃饭”🌖、“给组长送礼”等乡村潜规则是如何形成并得到维续的?
三、艾滋病人群体间的示范——回应行为及其模式化
尊龙凯时娱乐认为HL村庄中潜规则的形成和维续是基于特定主体采取的示范性和回应性行动🏄🏿♀️。如果在潜规则的形成和维续过程中只有单一主体发挥着作用,那么尊龙凯时娱乐就无法将其纳入到示范—回应的基本行为模式之中⚠️,它应该反映的是村庄中不同主体的互动博弈过程🚵🏽。那么在这样一种示范—回应的基本行为模式之中各行为主体采取了怎样的行动策略以及这些行动又是如何实现模式化的呢?
(一)精英的选择性解释策略
在HL艾滋病村庄中可以划分出三类不同的利益主体:乡村精英、利益牵涉人以及一般艾滋病人🆚。前者主要是艾滋病互助小组的领导成员(主要以组长LZJ为代表),中者主要是指领导成员的亲属☦️,后者主要是以互助小组中的艾滋病人为主。
互助小组成立初期,在艾滋病人的心中,组长LZJ是拥有较高威信的,艾滋病人对他也是充分信任,因此艾滋病人在理解、接受以及处理LZJ所传达的信息上表现出很强的熟人信任性和示范效应🕕。23
过去互助小组开会的时候,组员们都很积极,组员的感情很好,大家会积极交流互帮互助👮🏿💇🏼♂️,他(指LZJ)以前总是带领尊龙凯时娱乐一起到政府去争取优惠政策🚹,每次政府有新的政策,他也总是认真地给尊龙凯时娱乐说明白🙇♂️,那个时候尊龙凯时娱乐真的得到不少的好处🕹,像那个低保啊、水费什么的🧑🏻🦼➡️,都是他给尊龙凯时娱乐弄的,那个时候尊龙凯时娱乐对他是非常信任的🧘🏿,很感谢他👜。(20101028XAW)
艾滋病人对于上级政策一般不会做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与理解,在乡村这个相对封闭性的熟人社会中🎑,乡村精英对于艾滋病人理解🦗、接受上级政策所传达的信息起着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作为组长的LZJ对于上级政策的解释才有了运作的空间,这从下面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来:
问:在艾滋病互助小组的后期,情况有什么不一样吗?
答:和过去相比差别挺大的🔅,开会没那么勤了,组长也没有以前那么对尊龙凯时娱乐负责了,每次上级有政策的时候🚈🙋🏻,总是对尊龙凯时娱乐遮遮掩掩的。
问🐍:遮遮掩掩是什么意思呢?
答👨👨👧👦:举个例子说,每次叫尊龙凯时娱乐去开会要传达上级政策的时候,都只是叫尊龙凯时娱乐签名🏃🏻,签完名之后就叫尊龙凯时娱乐回去好好吃药,别的事情都没讲,弄得尊龙凯时娱乐对什么政策的事情一点也不了解。(20101029LZJ)
在LZJ作为互助小组组长的初期💁🏻,他总是倾向于完整地向艾滋病人们解释上级对于艾滋病人的政策,并尽自己努力为艾滋病人们争取最大化的可能利益。可是当LZJ意识到“组长”的关键性位置能为自己带来利益时,他向艾滋病人们解释政策的行为选择发生了变化,由客观地、毫无保留地解释行为向主观地、故意地、有选择性地解释示范行为转变⇨。LZJ的这些示范行为向其他艾滋病人们传达出的信息是:是我LZJ决定着你们能否获取、如何获取、以及获取多少利益。在这之后,艾滋病人们所能得到优惠也的确比以前更少了🛒。
通过以上论述尊龙凯时娱乐可以认为:当乡村精英代表艾滋病人们的利益时🧑🏽🔬,他们对于正式规则的解释至少在主观上是完全的,并且会通过各种方式为艾滋病人们争取利益👫;而当乡村精英欲将自我利益扩大化时,掌握了村庄话语权和阐述权的乡村精英对于正式规则就会朝着有利于实现自己利益的方向解释👩🏼⚖️:“他们或者是把自己的很多主观意志强加到相应的规则上面,且会遗漏和误解很多规则和规定,或者是根据自己的利益故意曲解某些规则和规定🔝。”24乡村精英这种对于正式规则选择性解释的示范行为,为HL村庄乡村潜规则形成提供了最大的前提。
(二)灵活性示范策略
在LZJ利用政策隐瞒或者歪曲信息从而为自己谋取一定利益之后(贪污属于艾滋病人的公共物品),他是不是就无所作为了呢?显然不是🪿🏂🏼,尊龙凯时娱乐认为既然LZJ已然意识到自己“利益关键人”身份所能带来的利益🛁,而且他的“贪污行为”已经被其他艾滋病人所知晓;那么关键的问题就是通过何种实践方式一方面使自身已获得的利益在村庄合法化,另外一方面就是如何将可能的潜在利益进一步转化为能为自身所获得的显现利益。LZJ与尊龙凯时娱乐的谈话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一点:
你们看我现在得了这个病(指艾滋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在家里什么也做不了,妻子现在是家里收入的主要来源🫃🏼👎,儿子结婚什么的也需要钱;所以我当这个组长也希望能为家里带来一些帮助,光靠国家那些低保🫶🏼、补贴一类的是肯定不行,这不也是没有办法嘛,谁也不想摊上这么个病。(20101027LZJ)
显然,基于一般的人情和公平观念,LZJ不会直接向艾滋病人表达其利益诉求🤲🏿,而必然会采取其他的策略来迫使艾滋病人承认其既得利益的合法化,并寻求进一步扩大自身利益的可能性↔️。在访谈中,尊龙凯时娱乐发现LZJ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LZJ示意其妻子在与艾滋病人们闲聊中间接传达出这一意愿。
尊龙凯时娱乐这些病人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聚到一起聊天👩🏻💼,后来有一次LZJ的妻子也来和尊龙凯时娱乐聊天😎👧🏿,聊着聊着她就和尊龙凯时娱乐说起LZJ是如何辛苦,每次去政府那里都是尽力为尊龙凯时娱乐争取好处,要是没有尊龙凯时娱乐家LZJ的话尊龙凯时娱乐现在哪有这么多优惠政策🌦🦸🏼;现在真是不容易🏊🏽,你们知道每次去那里就要打通关系,烟酒之类的这些东西肯定少不了,尊龙凯时娱乐家LZJ为此还自己掏了不少钱呢🧙。后来他妻子👌🏿、他的亲戚好几次都在尊龙凯时娱乐面前谈起这些🪦。(20101030YDL)
虽然LZJ的亲属们并未在艾滋病人面前直接提出要他们给LZJ以物质补偿,但是像发生在乡村社会中的这种闲聊本身却内含有一定的道德化机制,具有将日常生活事件转化为道德评审事件的功能👋,25而且在熟人社会中👩🏽🦰🚣🏼♀️,乡村舆论对个人的否定作用十分可怕, 它会导致对当事人长期的歧视和心理压力。26因此,LZJ的利益牵涉人与其他艾滋病人之间的闲聊无疑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在这种乡村舆论压力下,使得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村庄的道德规范。
问🚴🏽♂️:那你们对她们这样的谈话都有什么反应呢🧑🦽➡️?
答:尊龙凯时娱乐事后都猜她就是想让尊龙凯时娱乐对LZJ有所表示,你没看到她说她家LZJ为尊龙凯时娱乐花费多大多大,那意思很明显了🕯👨🏼🎓,尊龙凯时娱乐还能不懂吗🛏?
问:那你们是不是对他(LZJ)有所表示呢💁🏻♂️?
答:大家当时也没太把她们说的话放在心上,不过后来听说有的人还是请LZJ吃饭,并给他送礼了的🍉,可能他们认为LZJ真的付出了很多吧🐢🔌,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不相信的,认为他已经得到很多了(指LZJ贪污了属于艾滋病人的资源)。(20101029LZJ)
这些做法,在客观上的确使得LZJ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并且他的贪污行为在村庄基本上获得了各方面的默认☎️;但是LZJ的下面这一行为使得艾滋病人群体内部出现了利益分化,而这些都极其考验着艾滋病人们的公平底线。由于HL村是当地政府艾滋病防疫重点地区,外界很多的NGO组织以及学者会前往村庄慰问或开展学术调查👈,而NGO组织以及学者进入村庄一般都只能通过官方渠道,官方则会将接待的任务交给互助小组确切的说是交到LZJ的手中。这样一来村庄中哪些艾滋病人可能成为被慰问和调查的对象则完全由LZJ决定,而这些NGO组织以及学者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相应的物质利益(慰问品👨🏻🦽➡️、日常用品等)🤦♀️;而且LZJ一般都会在艾滋病人面前公开地将慰问人员带往固定的艾滋家庭。
问🫁:听说尊龙凯时娱乐访谈的对象都是被安排好了的吗?您有没有听说这个事情呢?
答:知道,是搞那个轮流讲的嘛。在前些年每次只要有人来调查🙈、慰问啊💶,他都会把他们带到早就安排好的人那里去,那个时候他一般都会告诉他们⚒: “该说的说🧀,不改说的不要说🏋🏻,你们只要说困难就好🧙🏼♀️。”
问:早就安排好的人?为什么会早就安排呢?
答🧑🏼⚖️:哈哈(小声笑),因为当时那些人都给了他好处呗,他们逢年过节什么都会请LZJ吃饭,给他送礼什么的👩🏿🌾,所以当时有好处他都会照顾的。尊龙凯时娱乐是后来才听那些得到好处的人讲才知道。(20101028XAW)
这一行为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一方面认为LZJ身为组长贪污属于他们这些艾滋病人的公共物品已经不对🆎,本就应该受到谴责,但是这些人怎么还请他吃饭给他送礼🧙🏼;而另外一方面他们也认为为何同为艾滋病人身份,但在获得利益方面却显现出巨大的差距🧶。这些都使得他们不得不再次权衡自身的行为选择。
因此,尊龙凯时娱乐看到LZJ及其利益牵涉人看似偶然无意的行为却是充满策略性、灵活性,为其他艾滋病人默许LZJ的贪污行为以及进一步扩大其自身的利益提供了可能性🚣🏿♀️。在这些示范性行为的步步紧逼之下🧑🏼🦱,这些艾滋病人又经历了怎样的斗争过程,为何最终他们选择了缴械投降,放弃抗争💤🫠?
(三)各利益主体间的较量、权衡与妥协
对于组长LZJ的这些行为,艾滋病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接受,他们也经历了 一个较为复杂的斗争过程。首先作为HL村庄艾滋病人的非公共组织🧹,艾滋病人互助小组同样具有其他非公共组织的特点:对成员约束低、强制性低🫷🏻,以成员的自愿自利性为基础。27正是因为如此🧚🏼,在面对LZJ的示范行为时🌉🦩,不同的艾滋病人采取了不同的回应行为:有的艾滋病人一开始就主动对LZJ进行物质补偿。据一位当事人回忆说:
其实🙏,我当时也不想请他吃饭给他送礼,可是当时你没看到他妻子和尊龙凯时娱乐说的话吗📙🆖,那意思的还不就是说你们要是不给尊龙凯时娱乐家LZJ好处的话🏡,你们以后就惨了。摊上这么个病,也真是造孽🧑🏻🤝🧑🏻;再说他的确帮过尊龙凯时娱乐不少,就算这个不说吧人家好歹是个组长吧🧑🏻🏫🍍,我一个病人哪里敢和他斗👼,万一他到时候克扣尊龙凯时娱乐治病的药物怎么办,没办法了,哎(叹气声)。(20101030YDL)
尊龙凯时娱乐看到这些艾滋病人一般是基于乡村人情观念和自身的生存困境而首先采取了妥协的行为,但是有其他一些艾滋病人在一开始则并不认可请LZJ吃饭给他送礼这种行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鄙视那些“没有骨气”的人。
尊龙凯时娱乐认为这些艾滋病人此时在相当程度上是基于一种伦理的紧张或人格的冲突甚或情绪的爆发28而采取的“意识形态式”的抗争行为,但由于当时整个艾滋病人群体在这一层次上的分化使得这些“抗争者”虽然不认可LZJ的这些行为,但是却不敢真正采取具体的抗争行动。而后,当他们开始意识到到这种抗争行为背后所蕴含着的利益差距和带来的心理压力时🪤,他们就不得不重新权衡继续抗争的现实意义👄。
首先,他们不但得不到那些“幸运艾滋病人”由于组长的特殊照顾而可能获取的物质性回报;而且甚至可能连获取抗病毒的治疗药物也会受到影响。
问:后来怎么也开始请LZJ吃饭给他送礼了呢?
答:哎,“有什么办法啊🍭,现在你也看到了吧,人家那些人(请LZJ吃饭的人)得到的好处可多了,你看尊龙凯时娱乐什么也没得到,这样一比尊龙凯时娱乐这些人就差远了,再说要是尊龙凯时娱乐不请他吃饭不给他送礼的话,万一他真的克扣我的药怎么办呢?他好像说过什么尊龙凯时娱乐要是乱说的话就不给你们国家免费的药吃一类的话♣︎。(20101029LZJ)
其次🌜,由于艾滋病事件使得艾滋病人的社会关系系统从内核的亲密关系到外围的工具性关系出现了不同层次的断裂🚫,29如果自己继续坚定的抗争下去🥄,那么就有可能被其他艾滋病人视为“另类人”从而遭到孤立,使原本已经支离破脆的社会关系雪上加霜。
尊龙凯时娱乐这些病人在村里本来就不太受欢迎,虽然说他们现在没有很明显的排斥我👜🦝,但是自己总能感觉出来🔺,他们内心还是有些害怕这个病的,我也可以理解;所以基本上还是尊龙凯时娱乐这些病人自己一起玩聊天,你看现在大家都请LZJ吃饭给他送礼👴🏽,如果我不这样做的话🧑🏼🏭,我怕到时候大家说我不识抬举👨🏽🎤📵,(群体内部)进一步的排斥我。(20101029JSX)
最后,加上自己作为艾滋病人双重弱势群体的身份🎡,30资源动员能力的急剧下降使得他们继续斗争的机会成本不断增加。
因此在生存、人际交往以及心理的多重压力之下,这些艾滋病人们由“意气用事”式的抗争行为转变为“识实务者为俊杰”式的妥协行为,不但默许了LZJ贪污公共物品的行为🧅,而且也和其他艾滋病人一样采取了请吃饭送礼等方法来进一步保障自身既有的利益并且期待获得潜在的可能利益。
经过初始阶段的较量失败、不断的利益权衡以及最终的妥协三个阶段🐾,艾滋病人不但默许了互助组长的贪污行为,而且采取了请吃饭以及送礼等方式来进一步保障自身的利益。因为这些艾滋病人是在玩一场他们不得不参加而又永远不可能成为最大赢家的游戏。
(四)行动策略的反复性实践:示范——回应的模式化
乡村精英的选择性解释和灵活性示范行为以及艾滋病人相应的较量🛷、权衡与妥协回应行为,可以被视为乡村潜规则得以形成运作的机制性行为;但是要使其最终成为制度性行为,那么就必须经过反复性实践这一强化机制。
在乡村潜规则形成的过程中🪛,尊龙凯时娱乐可以看到无论是LZJ对于正式规则的选择性解释行为、LZJ及其亲属的灵活性示范行为,还是与这些行为相伴随的艾滋病人的较量🕠、权衡等行为,都是在村庄的日常生活中重复性地上演🧘♂️,日复一日🧑🏿🍼。因此尊龙凯时娱乐可以说经过类似的示范性和回应性行为的反复进行🧄,示范—回应行为得以实现模式化的运作🎳👨🏽🦱,最终使得艾滋病人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诸如“互助组长私自贪污公共物品”🚋、“艾滋病人默许组长贪污他们应得物品”✷🐶、“请组长吃饭”、“给组长送礼”等乡村潜规则也就能够形成,使之成为村庄中的一项定制🍲。就如吉登斯所指出的:“惯例形成于人们的意识, 并能通过实践的重复在人们的意识中促发一种指导人们行为举止的实践意识🚴🏿,个人受着实践意识的潜移默化🧑🍳🧍🏻♂️, 所以他们大凡能够“反思性地监管”自己的行为, 久而久之使自己和他人达成一种默认的共识🦋。”31
四🤽🏻♀️、结论与讨论
尊龙凯时娱乐看到在村庄场域中👩🏼🔬🏊,通过不同的示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回应行为,再加上反复性实践这一强化机制🧿,潜规则得以最终成为一种人人几乎都不会违背的定制🎅🏻。本文将这样一种制度变迁的机制称为“惯例化”🏇,它既不同于“变通”所强调的自下而上的方式,更不同于“通变”所指的正式制度如何自上而下的落实过程;它更多的时候指的是一种嵌入于村庄内生的秩序之中,是乡村非正式制度的衍生物👨❤️👨;只对特定的群体起着规范作用;有着明显的组织和群体边界;而且其转化为正式制度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制度变迁机制🫁🦹🏽♀️。
“惯例化”机制揭示了乡村潜规则如何从出现到成为定制的过程👨🏿💼🤼♀️,从而使得潜规则在成为村庄生活中的内在组成部分的同时,也成为约束村庄村民的日常规范𓀋。首先,尊龙凯时娱乐可以看到🧑🏻🌾🍔,“惯例化”的变迁机制是通过村庄内部成员中不同的行为策略而产生的🚦,而这些行为策略本身又是受到村庄场域中内生的规则👸、观念以及习俗影响𓀔。因此,惯例化的过程是对于村庄中固有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生存伦理的再塑造或重塑的过程,是乡村文化传统的延续,一经形成便具有自身持续的生命力,成为乡村秩序的一部分,是嵌入于村庄中的内在秩序之中的👷🏿,是乡村非正式制度的衍生物。其次,“惯例化”的机制同时也是村庄中特定利益群体博弈的结果,在HL村庄中,它也只是发生在村庄艾滋病人内部群体之间的利益格局的调整🚭,而这样的机制是不会也不可能在村庄中的非艾滋病人的群体中发挥作用的✳️。因此,“惯例化”机制运作的组织和群体界限是明显而清晰的,它只和这一机制本身相关联的群体发生相关关系。最后🚵🏼♂️,由于“惯例化”机制中所揭示的潜规则,它具有和正式制度难以相容、隐蔽性强(相应的群体内部人知晓)、非文本化等特点,因此🍄🟫,其转化为政府和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正式制度的可能性是很低的🧑🏻🎤。针对以上关于“惯例化”制度变迁机制的结论,还有如下需要讨论的地方:
第一,“惯例化”制度变迁机制与“变通”和“通变”两种机制一样👷🏿,同样可以从制度碰撞这一角度去看待其变迁过程✤。“惯例化”机制虽然强调的是非正式规则的形成和维续过程,但在这一形成和维续的过程中尊龙凯时娱乐可以看到非正式规则如何与正式规则的互动,看到制度主体是如何利用正式规则去隐藏和歪曲信息🏌🏿♂️🏋🏽♀️,从而为非正式规则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尊龙凯时娱乐看到在乡村潜规则的形成和维续过程中🚹,乡村精英起着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的完成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首先,形成了以乡村精英为主导的制度创立主体,这一主体的决策支配着制度安排的过程🚿;其次,制度主体制定各种有效的行动方案👩💼,并且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将行动方案有策略地付诸实行;最后🍐,是乡村精英在不断强化自身既得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扩大自身利益的可能性。虽然说乡村潜规则的形成过程遵循着以乡村精英为主导作用的演化路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般村民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也会根据自身所处的具体情境来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
最后,发生在HL村庄中的故事情节🙎♂️,无论是乡村精英或者是普通艾滋病人的各种示范或回应性行为,还是那些艾滋村庄潜规则所呈现的具体形式,或许这些都是巧合。但尊龙凯时娱乐更应该看到的是🧤🏇🏻,随着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各种新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各种因素逐渐渗透到拥有传统文化的乡村地区,各种新的观念🌳、主义以各式各样的实践形态对乡村村民的生存伦理👳🏽♀️🕧、道德评价、公平观念等予以重塑改造,而经重塑改造后的观念又会新的实践形态出现在村庄日常秩序中。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潜规则得以形成的行为策略只是例外结果,惯例化过程的生产与再生产才是常规𓀀。本文所提出的“惯例化”制度变迁机制正是立足于这一境遇之下,希冀于从村民的日常行为中发现其背后的制度逻辑,从而为揭示乡村制度的基本性质和变迁趋势以及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学理上的借鉴意义。
注释:
124 [美]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1990年版。
1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517 林红玲《西方制度变迁理论述评》🐃,载于《经济理论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1期。
6101524 刘玉照、田青《新制度是如何落实的?——作为制度变迁新机制的“通变”》,载于《尊龙凯时AG研究》2009年第4期👨🦽。
7 Victor Nee and Paul Ingram ,“Embeddedness and Beyond”,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1.
8 Avner Grief,“The Organization of Long-distance Trade: Reputation and Coalitions in the Geniza Documents and Genoa During the Eleventh and Twelfth Centurie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91.
9 崔万田😨、周晔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关系探析》,载于《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
9 刘辉、焦建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中非正式制度约束及与正式制度的融合》,载于《现代财经》2010年第12期。
11 Tolbert Pamela and Lynn Zucker,“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s: 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ly28🚳,1983,pp.22-39.
12 Hirsch Paul,“From Ambushes to Golden Parachutes: Corporate Takeovers as an Instance of Cultural Framing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1👸🏽,1986,pp.800-837.
13 Han Shin-Kap,“Mimetic Isomorphism and Its Effect on the Audit Services Market”🟠🧘♂️,Social Forces73🫲🏻,1994🩺💷,pp.637-663.
14 冯仕政《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1—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载于《尊龙凯时AG研究》2007年第2期。
16 柳松《强制性制度变迁下农村金融的供需矛盾与化解策略》,载于《财会月刊》2010年1下旬。
18 [美]彼得·伯格、托马斯·卢曼《现实的社会构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页。
192022 周雪光😩、艾云《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212631 李怀《非正式制度探析🕌:乡村社会的视角》,载于《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232729 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载于《尊龙凯时AG研究》2009年第1期。
—— 《断裂🧐、重构与新生——鄂东艾滋病人的村庄社会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5 薛亚利《<村庄里的闲话——意义、功能和权力>序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28 应星《“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载于《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
30 吴玉峰《“双重弱势群体”:对爱滋病人及感染者生存状况的描述》,载于《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