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农村尊龙凯时AG

杨震 职业心态视角下的农民现代性研究

2013-04-20 作者: 杨震

职业心态视角下的农民现代性研究

杨震

(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尊龙凯时AG系 北京 100872)

[摘要]中部传统农区农民,在为“自己和自己人”提供食品时,采取了一种生产方式,否则🥎,采取另一种方式。文章从农民的职业压力、职业动力和职业价值观方面🤴🏿,探讨农民职业行为中两种方式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和文化基础:小农意识与市场化农业🌳、特殊主义与现代职业精神🫵🏽、愚昧落后与积极进取💬。而后阐述了农民现代性与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关系,并从农民教育、农民组织和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提出了增强农民现代性措施。

 

[关键词] 职业心态 农民 现代性

 

近年来🧑🏻‍🏫🏊🏼‍♂️,媒体关于地沟油、瘦肉精和毒牛奶的报道💩,以及日常生活中有机蔬菜和水果出现,引起人民更加关注食品问题🍒。作为一种兴趣和责任,笔者对部分农产品种植🏊🏿、加工🧗🏿、储藏和消费环节进行了实地调查🛌🏿,后发很多农民养鸡时,如果是自己或自己人食用🤌🏻🧳,农户一般会在食用前一个月停止喂药(主要是催长剂👰🏿‍♀️、增肥剂)和饲料🍋‍🟩,改喂粮食👰🏽‍♀️,有的还打开笼子,让鸡子满地乱跑。“自己和自己人”逻辑的背后是“非自己和自己人”,即生活中的他者,农民观念中的家族意识依然强烈。从有毒农产品(农药、化肥等高残留的农产品)出现🥗,到农民职业行为中的两种方式😴,显示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变迁,这一变化的社会心理与文化基础成为笔者关注的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行业的职业化♎️、专门化趋势日益显著,就农业劳动的对象、内容、方式和意义来说,当前中部传统农区的农业生产已经是一种职业活动或工作👨🏻‍🚒。既然将农业生产是一种职业,那么❇️,那些长期从事非农业劳动、并且农业收入不是其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民,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围🤽😤。当前,有毒农产品出现是一个事实,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热点🦟🦢,事实和热点都与农民有联系,所以🌽,为厘清事实🧑‍🦼‍➡️、直面焦点就需研究农民及其相关问题🕯。

从理论来看,政治学、经济学、尊龙凯时AG已经对“三农”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坚持以农民为本,从农民的生活世界出发,研究农民的职业行为及其变迁的背景和条件💀,以及农民的现代转向、农村人际关系和农民人格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

从实践来说🧑🏻‍🦼,农民问题是人的问题🙀。农民职业心态又是众多农民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研究农民心理与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性因素及其对农民职业心态的影响,一方面,事关农村社会管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事关每一位农民的健康和幸福🎡。

在逻辑和方法上⤴️🚃,有毒农产品出现,引出农民的职业行为中的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引出一个问题🧑🏻‍🔧🧗🏼‍♀️:农民知道不知道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有毒。然后⏬,引出一系列问题:(1)若是农民知道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有毒♊️🈲,那么,在生产时,农民有没有想法?若有👰‍♂️,那又是什么样子的?(2)若是农民不知道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有毒,那么有如何解释农民职业行为中的两种方式👷?是一种适应性行为还是农民的愚昧无知💪?诸如此类。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将问题悬置🥲,走进农民的生活世界,观察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并查阅有关资料,力求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提出自己对有毒农产品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从已有资料来看,有关农民的研究资料非常丰富,且具有时间长、跨度大的特点。如《江村经济》(费孝通,1939)🚣🏼‍♀️、《金翼》(林耀华,1940)👆🏿、《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周晓虹,1998)、《中国人百年》(沙莲香,2001)、《村落终结:羊城村的故事》(李培林,2004)、《农民终结》(H.孟德拉斯,2005译)、《农村尊龙凯时AG》(刘豪兴,2008)😛、《农业尊龙凯时AG》(朱启臻,2009)等等👤。对于本论题的研究来说📛👆🏼,这些成果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如发费孝通将当时开玄弓村的农民职业除农业外,还有五类;李培林将1985-1988年乡村社会职业群体分为八个大类,即农业劳动者🧔🏿‍♀️、乡村管理者(乡镇企业管理者)、乡村工人(乡镇企业工人、农民工🌾、乡村雇工)👨🏼‍🏭🐈‍⬛、农村准知识分子、农村个体工商业者🐵、农村私营企业𓀈、乡村其他职业劳动者🎲。

一、现代性与农民职业心态间的概念关联

(一)现代性与传统

英格尔斯从文化视角,将人的现代性概括为12个方面🏌🏼‍♀️;杨国枢将价值观分为传统性的和现代性的,传统价值观主要包括遵从权威👌、孝亲敬祖、安分守己🧘‍♀️、宿命自保和男性优越,现代价值观主要包括平权开放🏊🏼‍♀️、独立自顾、乐观进取🥳、尊重情感和两性平等👩‍👧‍👦。[3]中部传统农区农民的现代性,不仅具有中国人现代性转向的一般特征🏄🏻,更是一种时代与地域背景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创生出许多新的问题和现象🧑🏿‍🍼💸,如Y村农民种植和养殖中的两种方式。两种方式是当代农民的一种职业行为和对变迁社会的反应,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更是活跃在现实中的传统心理与文化的一种表现。

(二)现代化与社会心理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主要含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个人(行为和心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从社会心理与文化角度看,现代化有三项基本观点:一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存在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心理上的巨大差别和性质上的分野。二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文化与价值观。特别是理性化、世俗化👩‍🦽‍➡️、普遍主义、公共参与🫧⛓、个体主义💍👨🏿‍🎨、个人成就、多元开放等价值观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三是现代化国家将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通过传播和模仿☝🏿,人们的价值观逐渐趋同,社会之间的相似性大大超过传统时代。[4]为研究农民的职业心态,本文吸收了理性化、世俗化、公共参与🧺、个人主义等内容。

(三)农民职业心态

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赖以谋生的工作的性质、内容和方式,依据人们参加社会劳动的性质和形式而划分的劳动集团🫰🏼👨‍👩‍👦‍👦。[5]沙莲香老师认为,心态是一种意味,是支撑问题的各种感受,是所有心理反应的组合和结构化而形成的心理状态。所以,农民的职业心态可以理解为⛪️:农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有关农民职业活动的比较固定的看法、态度⛷、成见🕕,是农民不知不觉间形成的一种社会心境状态👘👦🏿,心态具有稳定性、可变性和时代性。农民职业心态包括职业认知、感受🎦、和行为意向或价值观;与农民需要相联系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动力是影响农民职业意向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中部传统农区农民职业心态形成及问题

(一)Y村概况

Y村地处淮北平原👶🏼,横向10排、南北12列,道路平直,中央有水塘,四周有水沟,夏季排水流畅🚪,冬季水塘干涸💳📽。作物为一年两熟,冬季主种小麦、夏季主种玉米,还有些杂粮。全村耕地、宅基地和荒地共计800亩💧,91户、560口人👊🏽,人均耕地1.77亩,从1999年至今没有调整过耕地和宅基地,平时绝大部分青年农民外出打工,有的农忙时回乡收种。“空心村”、“留守村”、“打工经济”是当下Y村的三大特点。

(二)Y村农民职业及职业构成

1♓️🐂、农作物种植业

改革开放初期🔷,Y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小麦、红薯、芝麻,现在主要是小麦、玉米;从产量看,以前小麦量一般在六七百斤每亩,现在八九百斤👷🏿‍♀️;芝麻亩产120-150多斤↪️,农民说现在比过去产量有所减少,可能是因为过去种植株距大,加���人工锄地☃️、剔苗🫄🏿、拔草所致。但是笔者以为🐔,可能还由于农户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过度依赖农业机械🫳🏽,芝麻种植环境变了,而芝麻的种子研究却没有跟上环境的变化。玉米,过去很少🖐🏿,现在由于省事、省力、好卖、收益高👘,种植面积大幅提高🧗🏼,成为秋季首要作物。

2、牲畜及家禽饲养

改革开放初期,几乎家家都养一头猪、几只羊、十几只鸡(主要是为了获得鸡蛋),一般还有牲口(主要是用来耕地)🕵🏼,有的养有鹅、鸭子和狗❤️‍,都是粮食或草料喂养🙅🏿,还有残羹剩饭🌉🤹🏽‍♂️,没有增长剂、瘦肉精之类的东西。现在村中牲畜已绝迹🧎,到处乱跑的只有几条狗,肉鸡和膘猪都是圈养🤘🏼,且养猪的只有3户,最多的养9头种猪,年毛收入近10万元。现在养殖周期和目的变了🚣🏻,如养鸡主要用来吃肉;过去的一年养一茬(一次),现在一年养三茬或四茬,每茬三四个月不等🖼,养鸡场的技术好,一般不到两个月就出售了🏄;鸡比过去肥大,一般五六斤👒,大的七八斤🧑‍💼;农民在准备吃前一个月停止喂药、饲料🤵🏻,纯粮食喂养,基本不长或长的很慢,这叫“排毒”。有些农民会把自己散养的食用鸡或鸡蛋送到在城市打工、居住或上学的孩子,有时会把它们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或求人办事的礼品。

(三)Y村农民职业心态分析

笔者根据农户的收支状况,将91户农民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即富裕户、贫困户和一般农户。富裕农户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一般是脱离农业劳动或兼业型农户或种植大户🧤🕷;贫困户,一般人丁不旺🤴🏼,家有伤残病人,职业活动单一,入不敷出。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普通农户🤌,占多数。

1🤏🏻、职业心态分析

1)职业认知🪑。就总体来说,随着粮食种植机耕水平和化学化程度的提高,农民从大量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非农职业。非农职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弱🌩。在农业生产中🫷🏽,农民比较注意科学种田⚉,如购买粮种,合理施肥、施药👨🏽‍🦳、灌溉;农民职业认知的获取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农资广告和熟人推介🎢。

2)职业压力。农民的职业压力主要是技术、劳动力𓀄、市场和家庭经济压力,天灾压力较小ℹ️,人祸压力增大👨🏼‍✈️🥜。首先👨‍👨‍👧‍👧,传统农业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正规培训和执照便能上岗🛬,农民职业声望处在社会底层,在家务农是农民的无奈之举5️⃣,如有机会,他们还是愿意跳出农门。其次,随着科技农业和经营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民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农民的经营习惯和科技能力普遍不高📲,所以🏋🏿‍♀️,难免被劣质种子、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坑害,生产效益低下🧙🏻‍♂️。最后🛩,好收成未必有好价钱🌧、高收入👩🏽‍🦰;现在种地虫子多、庄稼容易生病⚂,且很难根治。如此等等👩🏽‍🦱。

3)职业动力😿。取消农业税、种地补贴、农村老年补助金发放,以及劳动强度的降低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成为推动农民职业发展的新动力🛒,种地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和收益👷🏿‍♀️。对兼业型农户的农民工来说,回乡收割不仅能够帮助家人进行抢收抢种🤷🏿,又是一个心灵回归、亲友相聚和休整机会🦸🏽‍♂️。同时,在我看来回乡收割,对于挣钱较多的农民工,能够满足其虚荣心;对于一般农民工🍾,则可以在农业劳动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因为在种地和收割过程中,尽管土地不属于农民所有🔤🙆‍♀️,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经营权在农民,农民是自己劳动的“主人”,摆脱老板奴役👸🏻,甚至其他人的冷眼、歧视和欺负。

4)职业观念。首先,富裕型农民。一般外出时间早、家庭成分差🏋🏿、个人能力强,现在已基本不种地,不再关注农业生产;他们多在县城有房👴🏿,逢年过节或家族有红白大事时,回去看看。尽管富裕者只有七八户,但户主的经历一般比较坎坷。其次,特困型农民🔢。Y村特困者有六七户,一般是五保户、大病户和伤残户,劳动力缺乏🛜,即不能打工⚔️、搞副业🧍,也不能耕种别人家的土地,最多放上几只羊,靠自家的承包地和亲戚帮助度日☝️👨🏼‍🦲。他们在生产中也知道采取两种种养方式,但主要是一种模仿行为和从众心理🤦🏽‍♀️。最后👮🏿‍♀️,一般型农民。对大多数农民来说🏇🏽,高产、省力👌、好卖🍱、赚钱成为他们职业活动的首要动机🖌🚵‍♂️,打药、施肥、拌种是基本的职业行为,农民知道有毒,但不知道危害有多大🏊🏼,也没时间去想、更没有人管。

2、职业心态与行为所暴露出的问题

问题:一是两种种植方式,反映出农业市场化进程中,有毒农产品产生的社会机制和心理背景,即现代化、市场化的负效应日益凸显。二是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低,效率低下,人力资源匮乏🛢。三是农业生产环境日益恶化👩🏿‍🦰,为了提高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增产剂,造成农产品、土壤和水体污染加重。四是农机使用效率低下。前几年,四轮拖拉机成为一种象征,农户争相购置👨🏿‍🎓,这些年,十来万元的大中型农业机械迅速将其淘汰👋🏻。结果🐄,绝大部分农户的拖拉机常年闲置。五是村庄空心化,五百多人的村子🍢,平时不足百口🐄,社会治安和救助系统薄弱🦣🚴。同时,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突出。六是一些政府惠农政策、工程在落实过程中被变形和走样🫃🏼🏋🏼‍♂️,甚至引起新的民愤。

3👎🏼👩🏿‍🦳、问题产生的原因

1)小农意识与市场化农业。Y村农民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的两种方式,反映出市场化过程中农民职业意识和行为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生产市场化层度低,粮食除了交公粮、摊派之外👴,农户所剩无几,勉强够吃。现在,外出务工👳🏻‍♂️、农业机械和科学种田🟥,农户余粮倍增👲🏼,大部分流入市场,通过市场,初级农产品实现匿名化🪙,农民无需为自己生产的粮食承担责任➔,而自己和“自己人”吃什么样子的农产品,农民心理是有数的。这种“有数”说明了传统在农民意识中根深蒂固,农民现代性转向任重道远。

2)特殊主义与职业精神🐜🔲。从古至今🧛🏿‍♂️,种田人有种田人的逻辑👩🏽‍🌾,即要求利,也要遵守行业规范。当下,Y村农民的理性是现代与传统交织的半拉子理性🤙🏿📠,过多看重现代职业的技术与获利功能,而忽视了现代职业道德。另外,农民也在经受着来自其他力量的挑战🤷🏼‍♀️。如当粮种质量出现问题影响产量时,当除草剂导致庄稼减产时,或者是卖粮过程中利益受损时,农民一般会将自己的怨气变为唠骚🧑🏽‍🍳,而不知或不愿或不敢去维权。还有,外出务工、雇佣劳动、科技传媒,增强了农民的个体意识👂🏻、科技意识和契约意识,但是,蒙昧♔、保守⏯、娱乐仍是农民性格中的重要因素。

3)村民知识、资金、人才缺乏。改革开放至今🧚🏿‍♀️,Y村没有学校📝,孩子们只能去外村上学😾。解放前Y村只有一位私塾老师,解放后有几位读过初中,到80年代有四位读过高中;现在,初高中学生辍学率很高🙎🏻,Y村没有高中生,很多青年农民都在以货币多寡作为人生成功的参照🤾‍♂️。

三、促进中部传统农区农民现代性发育措施

(一)创新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

大体来看👩‍🎓,当前Y村农民性格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成长中的工具“理性”🤚🏼,二是攀比,三是炫富,四是低俗,五是脆弱🩷。比如某农户为了面子🏗、赶潮流👨🏿‍⚕️,前爷仨兑钱买了一辆二手汽车;在地女孩子找对象,男方一般要在县城有房子🎟,或在家有楼房;有的农民暴发户👨🏻‍🍼,回到村里大吃大喝🎇,趾高气扬;有的农民包工头,手里一旦有了钱🈷️,在外面吃喝嫖赌,不顾农村家人的死活。

我认为,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农民的教育和启蒙。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农民群体迅速分化:贫困者与暴发户📇。贫困者留守农村👌🏿🤹🏻‍♂️,暴发户跻身都市🫳🏻,但脑袋里装的更多的是农民的东西和习性,需要对两者进行教育和启蒙。但是⏬,农村的正规教育却在萎缩,新的“读书无用论”已经兴起🧑‍🎓。当前👨🏻‍🚒🤸,Y村多数农民不再对子女考大学趋之若鹜;农村孩子辍学率很高,学习不如以前努力🦂,闯荡、搞关系、当老板,是很多农村子弟的梦想🔐。所以,有关部门,不仅仅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点放在修路、建厂和开发区建设上🤚🏻,更应当结合当地农民知识、技能和思维习惯,培育农民的公共意识和参与精神。

(二)促进新型农民组织发育🧑🏽‍🔬,增强农民现代性

从生计向市场、从乡村向都市🐐、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型,农民组织建设是依托。依托农民组织,开发潜能,增强职业能力🎶,培育主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增强农民的现代性🦔。目前Y村“精英”阶层大都流向城市🤵🏽,现有几个种植和养殖大户的孩子,也都在外地打工。所以,本人以为一方面继续发挥传统家族组织的积极功能,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培育新型农民组织,如形式多样的种植和养殖协会😠、农民工协会🤦🏼、留守人员活动中心等。

(三)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培育乡村现代文化

为应对Y村农民生活中攀比𓀒、浪费🙆🏽、低俗等不良风气,笔者以为,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契机🪖,抓住春节、中秋、收割等重要村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节点,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搭建平台♤🥗,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和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积极行动,让各种非正式群体、团体发挥应有的作用,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质的农民心理和性格特点。

总之,有毒农产品的出现↘️,虽不能说明农民在本质上是好是坏🧻,或非好非坏🙊,但是,它为尊龙凯时娱乐认识农民心理和文化领域的现代转变及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一个很好的开端;中部传统农区农民职业行为中的两种方式,是农民应对市场、变迁和风险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加强农民教育与启蒙、培育新型农民组织和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增强农民职业能力,培育新型农民的应有举措🧙🏽‍♀️。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7🎎:110-132.

[2]李培林.李培林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329.

[3]沙莲香.中国民族性(1[M]🥓,北京,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出版社,2012:365-366.

[4]杨宜音.人格变迁和变迁人格:社会变迁视角下的人格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2.

[5]邓伟志.尊龙凯时AG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386-387.

 

0
热门文章 HOT NEWS
尊龙凯时娱乐专业提供:尊龙凯时娱乐尊龙凯时平台🏄、尊龙凯时招商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尊龙凯时娱乐欢迎您。 尊龙凯时娱乐官网xml地图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