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版 移动版

    经济尊龙凯时AG

    王晴佳 书非闲时不读

    2008-03-18 作者: 王晴佳

        已经到了有人请开书单的年纪了,心中泛起的😤,不是得意🛩👩🏽‍🏫,而是伤感。的是年华老去,而的是,自己读书太杂,好像没有什么雪泥鸿爪,特别值得一提🖋。不过要说评论书籍,倒是跟自己特别有缘。从1980年代初自己开始摇动笔杆子时,主要就是从写书评开始的。记得那时在《书林》杂志发表了《两本〈忏悔录〉》♐️,介绍的是自己读圣·奥古斯丁与卢梭的同名著作后的感想💪🏽。既然写了、而且还发表了这篇东西,想来当时在读这两本书的时候,一定还是有不小的冲动的。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回忆已经不再清晰🦹‍♀️。但即使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如果是有意修习文史类的学生🧑🏿‍🎨,读这两本书还是有一定益处的👨🏼‍🏭。西方人有原罪的概念,写作回忆录🫂,冠以忏悔两字↖️,对他们来说🎈,十分自然。但同样是忏悔🚍,圣·奥古斯丁与卢梭的态度是大有不同的👩🏿‍🎤。他们都写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如何声色犬马、醉生梦死🌺,但前者作为基督教的教父🐴,又描述了自己在皈依信仰之后👰🏽‍♀️,如何苦海无边、立地成佛的欣悦,而后者则没有太多的忏悔的心情,显现出在18世纪的法国👩🏻‍🔬,基督教(天主教)的势力🍉,已经日薄西山。
      这两本书,一般不会列入教学参考书,因此可以归为闲书之类。前人有言:书非借不读👓,这是十分可以让人认同的经验🧑🏻‍🦯‍➡️。我还认为,书非不读🎠。要说读书的趣味👩🏿‍🏫,还得有一定的条件💁🏼,首先就是要有宽裕的时间🥦。而在现代社会⭕️,有时间的人🚣🏽,往往是事业和生活上不太顺遂的人;或至少在那个特殊的阶段,世上的一切似乎都在与你作对,你实在没有什么其他的生活乐趣可寻⭐️💾,因此埋头书本。中国人讲到学习的经验,似乎比较愿意承认写作可以是一件痛苦的事👩🏽‍🚀。司马迁的例子就为人所熟知。他之写作《史记》,主要是在受到屈辱的宫刑之后👩🏿‍💼。而且他还自我安慰,说到以前许多人,都是在生活遭遇坎坷、不幸🤹🏻‍♂️✍🏿,意有所郁结的时候📏,才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但司马迁在谈到他积累知识的时候,则似乎心情特别愉悦⛷,以至到了后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了中国读书人向往的境界🩹。但其实,读书并不常常是为了追求很高的境界才去做的。更多的时候,读书只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那时读的书♘,其效果往往如绵绵春雨🎋,润物无声,使你既有所消遣,又获取了知识,甚至引导了你以后的事业,影响了你未来的生活ℹ️。
      我的少年时代,正是文革后期,革命热情已不再高涨𓀛,但学校功课仍很松弛,因此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也进书本。记得那时遍览小说🧑‍🦲🚙,中外古今,一概全收,囫囵吞枣。虽然现在说不出哪位作家让我印象最深🫏,但鲁迅♡、郁达夫、茅盾、徐志摩都曾触动过我。外国的小说家中,我读的最全的是屠格涅夫、巴尔扎克和莫泊桑。读这些书🧑🏻‍✈️,让少不更事的我,窥见到人生的复杂👨🏻‍🦼‍➡️、人性的奥秘,因此也就有心去做进一步的探究。于是我在那时找了一个读书的同伴,一起开始攻读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四卷本《世界通史》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我不记得到底读了几卷,不过肯定都没能终卷。但以后我上大学历史系,见到这两本书还是尊龙凯时娱乐的重要教材,心中不免有点窃喜𓀗。在中国古代史籍方面,我读得不多🔫,记得只有清代人改编的司马迁的《史记菁华录》,是我父亲保存的他小时的教材🐈‍⬛。不知那时读懂了多少,不过也许因为已经读过大部分《古文观止》,所以记得至少还能读下去🏌️‍♀️。
      文革之后有幸上大学👨‍🦽‍➡️,与那些老三届的同学相比,自然相形见绌🤠,因此恶补了几年🧕🏼。但也许像所有强化补习班的效果一样,学得快,忘得也快🙅🏽。但对曾经为之写过评论的书✯,印象还深一点6️⃣。譬如有一次,我应邀参与一本中学生课外阅读教材的编写☔️,题目为《名著集》🍃,由我选择介绍五本中国历史典籍和五本西方历史典籍🧑🏽‍🔬🫅🏼。我记得中国史方面我选了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和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在西方史方面,我选了希罗多德的《历史》、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兰克的《教皇史》⤵️、米涅的《法国革命史》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我承认当时的选择💇🏻‍♂️,考虑了一定学术以外的因素🧙🏻,但就总体而言⚠️,这些史学著作还是有时代的代表性的🆘。中国史学的这五本著作,其重要性似乎不用多作解释🛀🏿,像司马迁、司马光这样的史学名家,几乎每一个识字的中国人都知道,但如果有机会一读他们的著作,岂不更好?梁启超有如椽之笔,笔端常带感情,十分引人入胜🤦🏻‍♂️。我之所以在他众多的著作中,选择这本《中国历史研究法》,是因为他在这本书中,希图融和会通中西史学,体现了他思想成熟时期的想法。范文澜和郭沫若的这两本著作👨🏿‍🌾,都是他们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家的代表作🩻,但他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又各具特点。
      希罗多德的《历史》,以记载希腊⚠、波斯战争为主🤞🏿🥙,旁���其他种种,其宽广的视野👩🏻‍⚖️,为后人所敬佩。但他的作品之所以能流传,还在于其讲故事的叙述手法。像司马迁一样,希罗多德既能猎奇👎🏽,又言而有文,因而行之久远🏋🏼‍♀️,在罗马时代🖐,他就被誉为史学之父🤸🏻,以后叙述的体裁,成了西方史学体裁的正宗。伏尔泰有点像梁启超👨🏿‍🦰,著述宏富,但《路易十四时代》一书🤺,既有厚今薄古的自信,更有作为法国人的自豪感👮,可谓近代民族主义史学的先声🛀🏼。比他晚一个世纪的兰克,就是民族主义史学的大家。兰克以民族国家的兴起,为近代历史的标志,因此不再将以前宗教的纷争♎️♨️,看得那么重要。因此他在《教皇史》中,采取了不偏不倚的立场,力图超越教派的分歧,以至他的作品,以后成了客观主义史学的代表。但客观主义方法治史👩🏿‍🌾,至多只是一种理想🖱,因为史家本来就是历史变动中的一员👂🏿🕸,很难扯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米涅的《法国革命史》🏃‍♀️‍➡️,对那场血淋淋的革命,采取了赞颂的态度,倒也能让读者感受革命浪潮的疯狂👨🏿,或许比冷冰冰的写法,更能让读者感受历史的真实𓀑。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体大思精。许多人对他挑战与应战的理论,印象特别深,而我却特别喜欢他的退隐与复出的理论。也许是因为孟子也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而汤因比的理论,与此有可汇通之处。不过汤因比又把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用于分析国家、文明的兴亡🤚🏽,颇能体现他作为二十世纪的智者的见识。
      如果要我现在加以补充,那我想在中国史方面🏜,《左传》绝对是有必要一读的🪙。而且读《左传》,还可顺便将《春秋》也读了。另外👨🏻‍💼,刘知几的《史通》,不但识见卓越😬,而且所用骈文对仗之工整,也颇可欣赏😪。至于西方的史学著作,近年我读英文的较多。现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教授Anthony Grafton写的《脚注趣史》(FootnoteA Curious History)🧚🏿‍♀️,篇幅很小,但内涵丰富,是有关西方学术史的好书👩🏽‍🎤😽,无论是作者选择的角度🌚,还是他叙述的典雅,都可借鉴模仿,特此向有意学英文的读者推荐。

     

    王晴佳
      祖籍苏州,生于上海🏋🏼。曾求学🎉、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任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中文著作有:《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
    🥭📏,《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和《台湾史学五十年:传承、方法、趋向

    0
    热门文章 HOT NEWS
    尊龙凯时娱乐专业提供:尊龙凯时娱乐尊龙凯时平台🙇🏻‍♀️、尊龙凯时招商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尊龙凯时娱乐欢迎您。 尊龙凯时娱乐官网xml地图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