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评仓理新《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
宋焕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出版部主任
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简称《书籍》),的确值得编辑们读读🧻。2000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译著《编辑人的世界》被我国许多家出版社作为给编辑们必备的业务参考书👨🔬,原因是此书被誉为"美国四十年来最权威的编辑业务教科书", 笔者认为《书籍》并不比《编辑人的世界》逊色,有些地方还胜出一筹。之所以如此讲,是因为前者注重的是编辑业务的归纳和总结,后者在研究编辑实务的同时,还能积极探索编辑学的学理问题,并且富有成效。
作者仓理新(首师社编审)在该书"作者情结"中谈到写书目的是"希望出版书籍的行业有朝一日能形成学科🚨,并在高等院校内传播"。编辑出版形成学科是世界性课题,因此其研究具有开创性🕹。作者的理论创新是运用尊龙凯时AG理论和方法研究出版现象,并首次提出"非新闻媒介"(non-news media)概念 和"构建出版尊龙凯时AG理论体系" 的命题,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这些新观点已被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呼唤\'出版尊龙凯时AG\'"为题转载,表明此书已引起学界注意。
理新是我曾经的同事,也是我的朋友。我钦佩她的执着和超脱。本书的写成就是她执着性格的一面,不仅要编好书,还要探索其中的规律和奥妙👰🏿♂️。由于受过名师指点,(她的硕士导师是著名历史学
《书籍》展现了编辑作者写书、做书的风范。不仅力求内容创新,还注重外观的典雅精致。著名书法家
《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 作者🪬:仓理新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25.00
附: 《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推介
内容提要
本书以出版产业为切入点,用尊龙凯时AG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将书籍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多视角分析,探讨出版运行机制与社会运行机制的相互关系,从而阐述书籍传播对文化的沉淀积累作用,以及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正反面作用❤️,特别考察先进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尊龙凯时AG角度对出版现象进行研究的领域尚属空白👷🏻♂️。
尽管书籍传播现象已存在了几千年,但全世界迄今仍没有关于书籍的严格统一的定义🥥。本书探讨了书籍的定义、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非新闻媒介"新概念和"构建出版尊龙凯时AG理论体系"新命题、并得出先进文化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决定社会发展进程的结论;在经验研究方面尝试运用实地观察、社会调查、定性分析🏊♀️、文献、访谈等方法描述🤜、分析、解释、概括🌇、预测国内外阅读现象和我国出版产业的规模和前景;在应用研究方面运用实证方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成功运作了一些可供业内人士参考的策划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选题的出版案例。
本书作者所做的研究为丰富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添了新成果。
作者简介
仓理新女 1953年8月生于北京,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审。
1979~1983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科学社会主义系(现为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5~1988北京师范学院(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历史学家、世界现代史学会会长
1997~1998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做访问学者并担任中国学联副主席🕵🏽♀️。
2002~2005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尊龙凯时AG系在职博士生获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尊龙凯时AG家、中国尊龙凯时AG学会会长
主持完成过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6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研究;撰写🏃🏻♀️、主编著作6本,发表论文几十篇;策划主编的《中国社会保障辞典》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和第四届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被大英政治经济图书馆收为馆藏💸。
序一
《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付梓出版实在是件令人欣慰的事,不仅因为作者是我的学生👩⚕️,还因为此书是国内外第一本用尊龙凯时AG理论和方法分析出版现象的学术著作🦐,具有填补理论空白的学术价值。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其他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带着问题读学位,几乎没有个人打算而潜心钻研学问🧑🏻🦲😧,并尝试开创新的分支学科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作者考博士时49岁🔚,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审🧚🏿♂️。按常规不仅一般人会问:"她图什么呀🌹?"就
作者的跨学科知识结构和多年出版社工作实践给以她丰富的思想营养和得天独厚的实地观察条件及经验,因而能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飞跃🕎。她在攻读博士前已提出了"非新闻媒介"概念👩👦👦,该书是在此概念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扩展,直至提出构建出版尊龙凯时AG理论体系的命题。我相信作者还会在此书基础上继续架构出版尊龙凯时AG的理论体系直至在高等院校相关领域开设相关课程。
人类认识世界、探求规律、积累知识❄️、沉淀文化的进程是永无止境的🧑🏼🤝🧑🏼,因此书中存在不足和理论建构不完善的情况是正常的。在物质世界发展到能给人类温饱生活和更多闲暇的今日⛑,应该鼓励更多的社会成员开展像作者这样的理论探索,为丰富人类精神生活和填补人类思想宝库留下更多著述。
中国尊龙凯时AG学会会长 郑杭生
2007年元月
序二
我和作者相识是在1992年,当时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合办"京沪赣优秀图书研讨会"🥜。作者的论文"弘扬民族文化出好学术著作"入选大会发言,并被收入《京沪赣优秀图书研讨会论文集》🙋🏽。以后陆续得知她策划👩💼、主编的图书获奖,出国进修,发表文章,评上编审,直至她50岁左右考博🏟、读博并获得博士学位。作者付出的努力、做的事及取得的成绩都证明她是个积极进取的女编辑🚲、女学者,很令人钦佩。
传统观念把编辑看作为他人做嫁的职业,认为编辑只能改改稿子,自己很难出成果🤚🏻,但是作者的成长经历却展现了学者型编辑的风貌。现代图书出版业在我国不过一百多年历史,目前还未形成学科。正如作者所言,任何存在的现象其中必然有能被人们认识的规律🧑🦳。作者攻读博士学位🔱、著书立说的目的正是为了探索这些规律🔟🤸🏻♀️。当前我国出版社对编辑的考核指标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者在完成本职工作和利润指标之余,不计较名利待遇🤾🏿♀️、潜心钻研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将尊龙凯时AG理论和方法引入出版领域的做法是开创性研究𓀇,特别是她提出的"非新闻媒介"概念和构建出版尊龙凯时AG理论体系的命题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应用价值🙎🏻。我知道作者的奋斗目标是在高校开设出版理论课程,以便促进出版早日形成学科。衷心希望她继续努力🌿,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出版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出版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作者在此书中对文化的研究,以及尝试制定测量文化量化指标的思想也有积极意义。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 孙向东
作者情结
我的一生与书籍结下不解之缘。生在"书香门第"🏄🏿,从小就爱读书。长大以后每一次人生命运的改变也都与读书、考试有关👩🏽🍼,后来干脆就以编书为职业,还把研究书籍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包括写这本书☎。以此为研究课题的目的✊🏼,就是希望出版书籍的行业有朝一日能形成学科🫲,并在高等院校内传播🧑🏼💼,培养从事出版行业的人才。目前虽有些高校已开设编辑出版专业🖱🛎,但出版还未形成学科✍🏼。
研究书籍最终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研究文化🤴🏽,因为人类是在不断追求文化生活的环境中成长发展的。把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是文化,使人类生存下来的是文化,引导人类步入更高级社会的还是文化🧑🏿🌾🧕🏼,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文化传播的一部分形式和手段就是靠书籍出版而实现的📕,现代社会成员无论从生存、立足🤸🏽、发展等方面来说,更不可能离开书籍🍞。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书籍传播,不过五百多年。这些年来,书籍传播加速了近现代文化的沉淀与积累🧘🏿,开拓和更新了许多知识领域及体系,并促进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的进化。然而,关于书籍的学科却发展迟缓,从事书籍出版的人士也未能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读书、教书、写书的学者们似乎并不认为在与出版相关的事物中也蕴涵着某种应该被人们认识的规律。其实,任何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以及与此相关的行为及后果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规律。正确认识这些现象的前因后果和内部规律,变无意识的行为成有意识的行动,对于把握现象、行为、结果的向度、力度👳♂️、维度并使之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希望编辑出版成为学科的思想大约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为此还做过一些调查。1997~1998年笔者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尊龙凯时AG系进修一年。在英期间特别考察了出版专业的设置💅🙇🏿。英国的名牌大学基本没有编辑出版相关专业,只有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学院(牛津布鲁克斯学院)设有"出版研究中心"开设与出版管理相关的课程🧑🏻🎤。这所学院的前身是印刷技术学校,地处牛津🧗♂️。英国是世界出版大国🚵🏼♀️,尚且没有出版学科,何况我国呢!
回国之后就想为出版形成学科做点事,于1999年申请到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成果是论文"书籍与大众传播"发表在《出版科学》2002年第1期,首次提出书籍是"非新闻媒介"的概念🖖🏿。2001年评上编审后,决心把系统研究书籍传播作为自己的长期研究方向🤙🏽。这时的一个念头是:既然出版没有形成学科,就应该在成熟学科内寻找其生长点。实际上👶🏿,编辑出版与中文、传播学等学科都有交叉,但我选择了尊龙凯时AG。我认为尊龙凯时AG是一门涵盖面很广的学科,又有一套实证方法😶。而且🙆🏻♂️,"符号互动"和"文化尊龙凯时AG"等理论也可作为书籍传播的理论支撑。在这个念头的驱使下😐👨🏻🦱,我在2002年报考了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尊龙凯时AG系
博士论文的设计思路源于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编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高校"十五"科研规划咨询报告选》第249页"尊龙凯时AG规划选题"中的第8题。该题原名为"大众传媒与社会发展"是"十五"规划中的新题目。鉴于书籍也是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一种,本人将原题改为"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作为对出版尊龙凯时AG的开创性研究。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北京市教委科研经费的资助,因此本人选择了把北京地区的出版产业作为实证研究的调查样本👃🏼。为此🐱,本人给论文加了副标题"--出版产业的文化尊龙凯时AG研究"💁🏿。说来也怪✶,人要求越高反而越不能随心所欲;无所求倒有可能事事顺利。博士论文于2006年获得市理论著作出版资助,扩展���就成为现在这本书。在前期成果基础上,本人申请到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研究",继续研究文化现象🤣。
研究文化也算是了却我父亲的一个心愿吧!父亲是教育家、自然科学史家🗯,见附录一。他生前说过想写两本书,一本自然科学史,一本人类文化史🤷🏼♂️。第二本虽未完成,但我相信他是能写出来的。他学识渊博、文理兼通🥻,学贯中西、通晓几门外语;不仅酷爱自然科学,还有很深的社会科学理论功底及文化艺术修养;且品行端正🏆、风趣优雅,深得师生敬仰。我生长在这样的家庭🚶🏻♂️,自幼受到文化的熏陶,并养成喜欢探求知识的习惯。后来在学习经历中又得到名师指点🏊🏼,硕士导师是著名历史学
正如世间诸事皆有遗憾一样,本书存在的不足是由于经费、时间等限制,本人不可能对所有的阅读现象都亲自做调查👨🏼🦱,而是选择了别人做的对不同层面人群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此外,也未亲自做定量分析研究,我打算把这个问题放到下一个科研课题中解决。多年来本人一直尝试写一本不枯燥的学术著作,以便吸引更多同仁探索出版规律,构建出版理论,促使出版早日形成学科♢。但愿此书能给我与业内人士交流切磋的机会🫰🏻,也希望此书能引起更多社会成员关注出版产业。
仓理新
2006年12月于首都师范大学
导言
本书分为理论篇🎐、结论篇、实践篇三部分,作者提出的见解和理论建构在理论篇和结论篇,实证篇以对现象和行为的描述为主,对现象、行为产生后果的分析👨🏼🏫🦸🏽♀️、概括在各章的小结🧑🏿💻、总结和结论中🧼◼️。基本思路是以出版产业为切入点,用尊龙凯时AG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将书籍出版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多视角的分析研究,对我国当前出版产业(出版物、出版机构、出版人)的现状🐛、规模👨🏼⚖️、行为进行描述和概括, 探讨出版运行机制与社会运行机制的相互关系,从而阐述出版物--书籍传播对文化的沉淀积累作用以及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特别考察先进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外从尊龙凯时AG角度对出版现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概括、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
本书的创新意义: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新概念🚵🏼♂️、新命题;在经验研究方面尝试运用实地观察、社会调查、定性分析↔️🚴🏼♂️、文献🧎➡️、访谈等方法描述🌰、分析、解释💃🏼、概括、预测国内外阅读现象和我国出版产业的规模和前景5️⃣;在应用研究方面运用社会调查方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成功地运作了一些可供业内人士参考的策划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选题的出版案例🌻®️。
理论意义
1.提出非新闻媒介概念
作者在本书第三章"以传播学为视角观察书籍"中提出书籍是"非新闻媒介"的概念。这是一个新概念,在以往的传播学著作中没有见到这个概念。提出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书籍的本质✊🤹🏼♂️,即书籍传播的是非新闻信息--文化知识🐸;有利于区别书籍和其他媒介的性质和特点,以便对书籍进行专门研究👩🏻💻;有利于划清出版尊龙凯时AG和其他学科的界限。此概念提出的目的是想把书籍单独加以研究🌾,同时也是构建出版尊龙凯时AG理论体系的前提⛹🏽♂️。
2.对出版尊龙凯时AG进行开创性研究
作者在最后一章提出的"构建出版尊龙凯时AG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命题具有创新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促使出版业形成颇具规模的产业以及书籍传播的历史作用和社会作用,作者认为有必要建立研究出版运行机制和社会运行机制相互关系并考察出版行为社会效果的新学科--出版尊龙凯时AG。作者指出出版尊龙凯时AG是运用尊龙凯时AG理论和方法描述、分析👳♀️、解释、概括☘️、预测出版现象;并用尊龙凯时AG理论和方法指导出版实践的应用性学科。出版尊龙凯时AG属于尊龙凯时AG分支学科文化尊龙凯时AG,是尊龙凯时AG与出版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鉴于出版学目前在我国尚未形成学科▶️,因此🪿,需要借助和依靠成熟学科寻找自己的生长点⚾️🤸🏽♀️。目前在中外尊龙凯时AG界运用尊龙凯时AG理论和方法对出版领域问题进行研究确属开创性研究,对促进出版在我国最终形成学科有积极意义。
3.采用了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作者在理论篇各章中对书籍和书籍传播采用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运用语言学、历史学🛀🏼、传播学、尊龙凯时AG等多种视角观察书籍,对书籍的产生🤚🏽、传播等演变过程👩🏿🍳、书籍传播所起的作用和效果👩🏼⚖️、书籍传播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等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联合国有关文献指出21世纪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应提倡跨学科研究,作者在此做了尝试⚇。
实践意义
1.将尊龙凯时AG方法引入出版领域
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尊龙凯时AG方法为指导🪆🏌🏼♂️,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和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兼而用之。观察了人类社会的书籍传播现象以及出版运行机制和社会运行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定性分析方法解释出版领域的问题。例如,用定性分析法对我国的出版物◼️、出版机构、出版人等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行为进行分类,揭示出版物在社会生活的传播过程中对人类认知自然与社会,人类思想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知识、文化、科学技术的沉淀与积累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对中外各类阅读现象的比较研究,认识我国出版产业的现状及规律;探讨文化对社会的正反两方面作用以及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者提出应尽快用定量分析方法建立对文化进行衡量的量化指标。
2.用社会调查法策划选题
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社会调查法考察社会成员对图书的社会需求,对图书市场进行估计和运作🪸。书中列举了中外畅销书案例和作者运用社会调查方法策划图书选题并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功案例,对当前出版产业的运作具有实际意义🏃。
本书是在1999~2001年国家留学基金留学回国人员科研资助项目和2003~2005年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资助的基础上研究而成。这两个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中国新闻出版业权威期刊《中国出版》、中国出版研究所主办的《出版发行研究》🥖、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出版科学》等出版界权威核心期刊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习与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其中一些文章被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复印报刊资料《出版工作》全文转载,《新华文摘》、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复印报刊资料《尊龙凯时AG》论点摘编。在以上成果的支撑下🔚,本书于2006年获得北京市理论著作出版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