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博会:全球化进程的缩影
周群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自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召开和2002年中国申办上海世博会成功📼,博览会或展览会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而马敏教授正是国内博览会史研究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在近30年时间里,先后承担了“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重大课题,发表20余篇相关研究论文,在海内外享有重要的学术声誉🚗。在上海世界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本报记者特专访了马敏教授,畅谈世界博览会史以及中国博览会史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记者:在北京奥运会后👰🏿♀️,世界博览会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最关注的流行语⛹️,究竟什么是世界博览会?
马敏😚:世界博览会(International Exposition),旧译万国赛会或万国博览会👨🏽🌾,发源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有 “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按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定👆,世博会分为两种👩🏻🍳:注册类(以前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从2000年开始每五年举办一次;认可类(以前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如1999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就属于认可类世博会。注册类世博会不同于一般的贸易促销和经济招商的展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此次上海世博会即属于级别最高的注册类世博会,也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的一个盛会⇾。
记者:世博会有句著名的口号🦦:“一切始于世博会🪞。”如何理解这句名言🍛🧑🏽🎨,如何认识世界博览会的功能🧏🏼?
马敏:这句名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世界博览会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应当从四个层面全面理解世界博览会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第一,从世博会的历史和社会功用看✍🏼,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历届世博会对促进各国技术创新、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1851年伦敦首次世博会建造的“水晶宫”👱🏽,预示着人类建造史上“玻璃时代”的到来🌸;1889年巴黎世博会留下的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象征着“钢铁时代”的来临。
第二𓀗,世博会的功用还不限于单纯的科技和经济交流🤹♀️,而是范围更为广范的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在近代中国🧛🏼♂️,以参与世博会为契机,相当一批士子和商人的观念开始发生某种新的变化👩✈️,或强化了某些原有的变化🐣,进而萌发出学习西方、追赶西方的强烈使命意识🦹♂️,这是近代先进中国人世界观念的一大飞跃🧇。除此之外🙏🏼,经济竞争的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市场观念和振兴工商业的观念🦍,在参与世博会的过程中也获得相应的发展。较之于博览会的经济效益,这种内在价值观念的变化似更为根本和长远🖕☘️。
第三,世博会对现代城市的形成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大型庆典活动,世博会的召开通常伴随大规模的场地和展览馆修建工程,同时对城市交通及各项市政设施也提出很高的要求🚙,这一切都有力刺激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若规划得当,与一定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如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雕塑群等,必能大大提升城市的现代气息🤦🏿♂️,留下永久性的标志🧙♂️。如埃菲尔铁塔至今仍是巴黎的标志性景观;为庆祝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而修建的“白城”,奠定了该市近代建筑的基本风格,成为其一大景观👱🏽♀️。
第四🧚🏻♂️,世界博览会推动了近代大众娱乐与城市文化的兴起。博览会是一场大的“嘉年华”和“狂欢节”♞,它巧妙地从空间和程式上将传统的节庆、娱乐与狂欢因素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集展销、教育、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展览体,满足了大众文化消费需求。从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来看🎻,世博会从一开始便更像一个盛大的节日🙈,尽情展示着人类创造的最新文明成果,营造着无与伦比的欢乐和喜庆气氛。
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参与世博会的概况?
马敏:中国参与世博会始于晚清,盛于民国初年。1851年,上海商人徐德琼(号荣村)携自己经营的 “荣记湖丝”参加了第一届世博会,摘得维多利亚女王颁发的金、银奖牌各一枚🧀。1866年清政府首度受邀参加法国巴黎博览会🙇🏻♂️,但置诸未理🏛。1873年,清政府派员参加维也纳世博会🌦,是为中国政府正式参与世博会之始。此后,清政府先后参加了美国费城(1876)🤦🏽♀️、法国巴黎(1878🟠、1900)🪲、美国新奥尔良(1885)🧑🏽🎤、日本大阪(1903)等20余次国际性博览会👳🏼♀️🎄。最初,清政府仍以“天朝”自居👩👩👧👧🪇,对出洋参赛并不重视,一般委托给海关洋员办理。直到1905年左右,清政府对世博会的重要性方才有所醒悟💆🏽♂️🙇🏼♂️,颁行《出洋赛会通行简章》20条✥,收回办理有关世博会事务的权力。辛亥革命后,参与世博会再度引起人们重视💇♂️。尤其1915年美国在旧金山召开盛况空前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期间👩🍼,中国派出一个由陈琪带队的40多人的代表团前往参赛,参展物品分两批运到美国,重达2000多吨🧑🏽🎓。中国在这次“世博会”上取得很大成功📀🏋🏿♀️,共获大奖章56个👃🏿🎱,名誉奖章67个👨🏽🚒,金牌奖196个,银牌奖239个,铜牌奖147个👥⚪️。除巴拿马博览会外📛,民国时期中国曾参加的世博会还有1926年的美国费城博览会和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此后🦸♂️,因战乱连年,民不聊生,中国遂与历次世博会无缘,直到198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美国举办的诺克斯维尔世博会🤩,才重返世博会的大家庭。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曾说𓀑,要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办好世界博览会🈁,如何正确认识上海世博会的历史地位🤌🏻?
马敏:中国最早由郑观应于1893年提出开世博会的主张,“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盛世危言》)梁启超、吴趼人、陆士谔等在其著述中都曾提及要在上海召开世博会。1910年南洋劝业会召开时,更有人提出中国应在不久的将来召开“全球大博览会”🙋🏻。举办世博会遂成为近代中国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中国于1999年举办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但该博览会属于专业性(认可类)世博会🙇🏿,不属于最大规模和最高规格的综合性(注册类)世博会。因此,上海世博会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举办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举办上海世博会,对中国而言,可谓“百年梦圆”🆔,实现了几代人的共同梦想⬛️🥫,意义非同小可。
从目前情况来看,上海世博会必将成为历届世博会中参展国最多✷👨🌾、参观人数最多♝、展馆数量最多的一届世博会。目前已正式确认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这是历届世博会上最多的。预计有7000万人次将参观上海世博会,超过了以往参观人次最多的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共6400万人次)。上海世博会有150多个展馆和最佳城市实践区的50多个建筑案例🤵,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世博会🧑🏿🍳。
记者:最近您提到要重视全球化视野😵,拓展世博会史研究😚,如何理解全球化进程与世界博览会的关系🧑🏼🔧?
马敏: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空前加快,全球化趋势成为一股不可遏制的浪潮🧎♂️,全球化理论也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种强势话语👮🏻♀️。一些学者主要从经济上来定义全球化,认为全球化主要是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各国市场或地区性市场的一体化。但另一些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则更倾向于将全球化视作一种社会和文化的进程,“即一个由诸多过程构成的巨大而多面的复合体🛌🏻,牵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看来🦵🏽,国际博览会尤其是大规模的世博会无疑是观察全球化进程及其复杂面相的一个极佳的视点,在世博会与全球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世博会恰好就是一个缩微的世界,是“地球村”最���的呈现方式。世博会的早期名称为“万国博览会”,即旨在强调参与国别之多𓀇,已俨然自成一“小世界”🥜。1878年巴黎世博会就曾专门兴建了一条“万国街”,把各国的建筑集中在一起展示😵💫。从“万国街”到“地球村”应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置身宏大的博览会场景之中的人们💇🏼,显然最能切身感受到“盖今之天下,乃地球合一之天下”的道理。所谓“地球合一之天下”,实际上也就是当时中国士人对“全球化”、“地球村”早期的朦胧表述🚏,十分值得玩味。
记者👩🏿🎤:世博会是向世界各国学习,借鉴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载体🍛,历史上世博会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对上海世界博览会又有怎样的启示?
马敏:从历史上看,但凡举办博览会的国家🚵🏻,都无不调动一切手段📵,鼓励民众前往参观,从中受到教育📌,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
对上海世界博览会而言,要加强国民素质教育,除通过参观各种新设计♞、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而增进知识、广博见闻外,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中外文化的密切交流🍘,审视尊龙凯时娱乐的民族精神,塑制尊龙凯时娱乐的民族心态和大国民风范,以崭新的国际形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同时🧨👨🏼🌾,尊龙凯时娱乐还要借世博召开之机,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文明风尚和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使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自古以来便是文明礼仪之邦,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近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正处于伟大民族复兴的过程之中,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又给尊龙凯时娱乐提供了新的起点和动力,让尊龙凯时娱乐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提升尊龙凯时娱乐的国民素质🧑🏽🎓,为中国成为强国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记者:如果要您用一个最有概括性的词汇来概括历届世博会和本次上海世博会的特征,它应当是什么?
马敏:我以为,如果要用一个最关键的核心词来概括世博会的特征,那就是“创新”⚜️。
世博会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的发明使人类社会找到了一种大规模文明交流的新形式😬,为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文化的大碰撞、大聚会提供了一个跨越国界的大舞台,“博览会见证着时代的进步🟡,记录下世界的进步历程。它们激发人类的活力、进取心和智慧,促进人类聪明才智的发展”🥚。
世博会上的创新首先集中体现为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世博会以诸多的“世界第一”而闻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科技发明,诸如蒸汽机、发电机🖨、电报🦹🏻♀️、电灯、电话、汽车、飞机🔇、电视机👩🏻🔧、复印机、传真机⚇、计算机技术等,都是首先在世博会上亮相🆔💵,然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给人类带来数不清的福音。历届博览会都力求能够最集中地反映人类社会所取得的最新成就与进步,都竭尽所能地鼓励创新与发展。
世博会上的创新也同样体现在组织创新和思想观念创新🍝。作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展会🌷,世博会在组织形式上不断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通过风格各异的国家展馆和无数的研讨会,为文明和文化在全球的流动提供了天然的理想场所,这里流动、交换的,不仅仅是商品🕧、技术和金钱,更是思想、文化和观念,是整体性的人类文明交流😞,其规模性与直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有些世博会参观者动辄几十万、几百万或数千万,其间的大规模人际交流达到惊人的程度🐣,其产生的文化传播效应也是无法估量的❗️,往往成为人类新思想🫸🏿、新观念的集中发酵地🧖🏻♂️。
秉承世博会一贯的创新性特征👩🏽✈️,上海世博会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中,亦格外强调城市建设中的创新思维,集中了世界各地建筑师们的无数奇思妙想🤳🏻。尊龙凯时娱乐应利用召开上海世博会的绝佳机会👒,开展创新教育📩,使创新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全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