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龄化趋势下人口政策选择:反思计划生育政策
作者🙅🏿♂️✤:周天勇
来源:爱思想
【核心提示】由于人口结构老化和人口规模长期萎缩🚵🏼♂️👨👨👧👧,带来经济增长远期低迷、青年人数量减少,使经济活力下降,养老负担沉重,债务高企,这很可能使财政、金融和经济出现危机。
从长远看🧝🏻,尊龙凯时娱乐可能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即未来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人口规模急剧缩小,人口生育水平和素质受到转基因等现代技术食品的影响🧎🏻♂️👩🏻⚕️。如果这方面发生灾难,对我国未来优秀人口素质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尊龙凯时娱乐必须反思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反思人口理论和人口政策
对于人口增长规模与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资源的关系👨👩👦,学术界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一种是人口增长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认为在生产力各要素中🏊🏿♂️,人是最能动和最宝贵的资源;人口越密集的地区,经济越发达🎅🏼,就业机会越多;而技术进步会扩展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空间✬,摆脱生产力水平低下对人口容纳程度的束缚😢。因此🍻,不应当抑制人口增长。另一种是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相平衡的适度人口理论🧜🏻♂️,即人口规模超过资源生态环境的容量,会形成严重的就业困难、交通拥挤、饥饿贫困、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据此,需要抑制人口增长,使之与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理论上的这种争论,在政治执行力较强的国家👨🏻⚖️,往往变为政策,对实际的经济运行和社会格局形成非常大的影响🐷🆔。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但不是因生态环境资源紧张而推出的🧖🏼,当时的生态环境比现在要好得多,许多资源也没有进行开发,其出台的时代背景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大规模返城🧓🏻,粮食等供应缺口很大👨🏻💻。实际情况是🩸,正常的人口增长与长期由于体制问题造成的生产力低下而降低了人口容纳程度之间出现矛盾🫄🏻,导致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中国之所以有30多年快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规模居于世界第二,最为基础的就是世界第一的人口规模和优秀的民族素质。从发展的动力来看🦹♀️,13多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资源,每年1500万左右的大中专毕业生👩⚖️🏋🏿♀️,良好的人口素质和教育↔️,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人力资源;13多亿人口的消费,使中国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有其广阔的市场需求;而数亿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为国民经济成长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一个生活水平较低的民族🧒,向着较高水平迈进,每上一个台阶⏮,都会形成巨大的经济总量规模。如中国目前的人均GDP只有5432美元🌧,而美国是48387美元,与之相差很大,但是,与13亿人相乘🫅🏿,规模则为7.3万亿美元🦸🏼♂️,排在美国之后💐💆🏽,居于世界第二位。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种理论如果成为政策⚡️,并且使之极端化🌔,有可能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性的后果🧑🚀。30多年来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从长远看,也存在明显缺陷🙇🏻♀️。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行了30多年,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越来越多地向城市转移👨🏼🚀,维持低成本高生育率的农村自然经济基本解体,城乡家庭的小型化、居民生活来源的市场化和货币化以及不断上涨的物价,其形成的成本约束对生育率形成越来越强烈的调节,而各种各样的计划生育技术💫,则为此提供了条件📚。实际上🩷,城市化和市场化♜,在人口生育下降方面的影响因素,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0%左右🤵🏽♂️,已经上升到现在的80%左右⌛️👳🏿♀️。另一方面,实行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由于其部门和工作人员越来越多,而且社会抚养费又与其部门利益、甚至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相结合,计生政策的执行不是随着经济社会自动调节规律发挥作用而适当弱化,相反,却越来越强硬。结果🚣♀️,现在已经给我国未来的人口延续造成了一定影响🏋🏻♂️。
人口问题已经显现并可能恶化
由于人口结构老化和人口规模长期萎缩,带来经济增长远期低迷、青年人数量减少,使经济活力下降,养老负担沉重,债务高企,这很可能使财政、金融和经济出现危机。
中国未来40年内,面临的是老龄化问题🧔🏽,青年人口比例小和一定数量的失独家庭;从远期看,如果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根据测算,2100年后🚵🏼♀️,全国只有7亿人口规模。
从目前的状况看🛌🏼,人口老龄化格局已经形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目前🙇🏼♂️,我国城乡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
从趋势看,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到2050年,老龄人口比例将达到30%以上。2001年到2020年,中国平均每年将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2021年到2050年,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提高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而人口结构中,少子化趋势出现,意味着未来青年人比例越来越低🧚🏿♀️🦡,导致整个人口的活力下降;并且,由于独生子女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还将形成千万左右的失独家庭。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14岁人口由22.4%下降到了16.5%,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14岁以下孩子所占比重不到10%👶🏿。 而有学者根据目前的万人死亡数据测算,在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由于各种原因𓀅🧑🏿🎓,会有1009万人在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如果这个论断成立,这意味着不用太久之后,我国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从人口总规模看,到2100年☝🏿,可能会萎缩为7亿人口🧽,如果本世纪末全球人口最保守估计增加到100亿🤩🧑🏿✈️,我国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将从目前的近20%🤬,下降为5%8️⃣。即便停止计划生育🧰,中国目前的生育率也只能在1.7;而中国需要生育率在2.3左右才能维持人口的世代更替。虽然中国的生育率在1990年之后就低于了世代更替水平☔️,但由于人口变化有几十年的滞后性,人口还会低惯性增长一段时间👩🏻⚖️,在10年之内中国人口将开始负增长,这样尊龙凯时娱乐将面临十分被动的局面。
未来养老成本上升和经济危机的风险
学者们都说美国社会保险负担状况很危险。实际上💽,中国由于实行了近40年不计提养老金的制度,加上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人口快速老龄化,未来养老金和老年人医疗保障金的缺口问题可能比美国还要严重。
目前🐷,有2.25万亿的资金缺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2011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额为2.5万亿左右,而实账部分仅为2703亿元左右👱♀️,“空账”达到2.25万亿。中国社科院编撰的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显示👀,从1997年起🪘,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累计补贴金额达1.2526万亿元。也就是说🏌🏼♂️,到去年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9497亿元中,近三分之二来自财政转移支付,如果没有财政补贴,多个省市已经收不抵支💝。
曹远片和廖淑萍在他们的研究中认为7️⃣🫱🏻,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在目前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往后的年份缺口逐年放大⏱,假设GDP年增长率为6%,到2033年时养老金缺口将达到68.2万亿元,占当年GDP的38.7%。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学者高培勇和汪德华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在现有社保制度框架下🏃🏻♂️,要确保2020年中国每个退休者都能领取养老金🫷🏻,以替代率(即领取养老金占该年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52.4%计算🎊,养老金支付缺口将会持续增加。最早在2015年,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就会出现支付缺口。如果现在不能未雨绸缪🗽,及时调整政策,到2050年⛹️♂️,养老金缺口累积将达到该年GDP的95%🧔🏻。
2050年,如果不计医疗保险金缺口🧞♀️,仅养老金缺口就累积到当年GDP的95%🛄👨🏼🔬,那么🏄🏼♀️,加上其他福利收支不平衡等因素🤹🏿♂️,财政赤字率可能上升到8%左右,债务率可能会上升到150%🫅。这个格局,比美国目前的状况还要糟糕,势必影响财政的可持续性🏄🏽♂️。财政向银行发债,继而向金融体系透支,或者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导致金融体系崩溃,加上经济失去活力,产品成本中养老金和医疗成本太高,影响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可能发生金融和经济危机🤾🏿。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