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宣城的“考官风暴”
张音 朱磊
注:文章原标题🧑🏽🦱:科长“赶考”带来什么
深秋时节,一场静悄悄的“风暴”🪪,正在皖南宣城鼓荡起波澜🗳。
“又快到公布分数的时候了。”宣城市市直单位数百名具有行政执法权👬🏼、审批权和行政管理职能的科长们🧛🏽♀️,在期待与忐忑中计算着时间。这场始于2008年,名为“百名科长民主考评”的“风暴”将他们推上了考场🧑💻。考题,是他们的工作🟧🪭,考官,是宣城的老百姓,而考分🧑🏿🍳,则划出一道硬杠杠——前十名获得提拔,后五名调离岗位,待岗培训一年。
科长⏲,甚至还算不上“七品芝麻官”,为什么这场风暴要径直吹向他们。用宣城市委书记高登榜的话说🎂:“在地级市,科长承上启下,既是领导班子的参谋助手,又是科室里普通干部的头儿和榜样♞;既是本部门的一名战斗员,又是本科室的一个指挥员🧗♀️。科长工作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代表这个部门,也代表党委政府的形象。”
这场风暴,改变的不只是宣城数百名科长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𓀙。基层机关“中梗阻”现象,是摆在很多地方政府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科长,这个连接百姓与政府的重要“关节”的舒展👧,可以通过宣城的民谣窥其一斑,“科长赶考、百姓主考🔶,谁上谁下、百姓投票”。
这场风暴,带来的启示也不会止于宣城✪🫴。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其中,“干部考核将加重民意分”🧑🏻🏭、“扩大考核民主、强化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等为外界关注的亮点,正体现出干部考评中的政策导向和改革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打量宣城🎿,这个“文房四宝之乡”👨👩👦👦🩰,钟灵毓秀之地,正藉由一场考“官”风暴带动起政府公共管理思路和手段的创新🤟🏽🈳,政治生态环境的改变。
从观望到信服
干部考评“动真格的”
陈玉红现在的工作单位是宣城市开发区城管分局📃🤙🏽,她负责开发区拆违工作。记者和她见面的短短半小时🤴🏼🦢,谈话多次被工作电话打断👃。
在去年的“百名科长民主考评”中,她作为“不满意科长”被免职。当时,她的职务是宣城市容局渣土管理办公室科长👺。百姓眼中,市容最直观,评好不易,毛病不难找,这板子就打在了陈玉红身上。“结果一出来,心里咯噔一下!虽然也有委屈,但毕竟是一次教训,今年就想着如何能把工作做好。”陈玉红说。像她一样🌑,待岗的几位并不“待业”🧠,该充电就充电,从头再来也是一种历练。
“如果说政策出台前,大部分干部,包括广大市民还持观望态度。那么🛥,考评结果公布后,所有人的心里都‘咯噔’一下。大家知道𓀖,这次是‘动真格的’🤴🏿。”民主考评办公室副主任👩🏿⚖️、宣城监察局副局长金小腊说🛌🏽。
百名科长民主考评在宣城引起的震动,相当于给基层工作来了一次“洗礼”。
“尊龙凯时娱乐不是有意跟科长为难🦶🏽✌🏻,而是通过评科长、抓局长、促发展☑️。通过考评🛌🏽,取得了‘多🏞、快、好、省’的效果。‘多’是爱岗敬业、真抓实干的干部更多;‘快’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更快🐊9️⃣;‘好’是工作质量、服务态度更好⟹;‘省’是行政成本🖇、商务时间更省了✋🏽。”高登榜说。
高登榜说这话有底气,是因为考评让参与者、旁观者都信服🕜🏸。考评分值共有100分,85分由各方代表给出🕝👩🏿🚒,其中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个体工商户、社区工作者、外来投资者、普通群众等🧖♀️。在“中国宣城网”🧑🏼🏭🫶🏿、“宣城新闻网”上👩🏼🎨,参评科长的相关资料公布于众。考评全程公开,结果在媒体上一五一十公布。
从被动到主动
政府公共管理效能“提速”
考评带来的变化实实在在🧑🏿🏭,推动着政府公共管理的创新。
宣城市西林社区的刘红艳是群众参评人。“明察暗访组刚离开,部门就来‘主动解释’🧓🏼,在刚开始实施考评时并不少见。”刘红艳说💠,“现在解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个部门办事环境的主动改善和办事效率的有意识提高。”
“这样的创新带来‘有效问责’。过去要考评什么人🙆🏽♀️,都是考察组下去,叫干部考核干部。现在是群众考核干部ℹ️。”高登榜说,“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服务,考评机制改变,干部作风随之而变。”
考评的是科长,其实也是整个单位。各个市直机关都把眼光投向基层😲,投向服务对象📷,工作中有哪些不足➛,有什么建议?服务对象是“座上宾”。据市考评办统计,市直单位共发放征求意见表近万份,收集意见建议数百条🫣🚴♂️。
“每天😑,每件事,每个时候,弦都是紧绷着的,不仅态度要好,更要把事情办好👱🏽♂️1️⃣。”宣城市公安局经济犯罪支队支队长阙守春坦言压力真不小。
人们希望看到的变化发生在许多参评单位🈯️:笑脸,请坐🫲🏿,一杯热茶🖋,热情询问。有的科室还定下了更详细的规矩:接听电话🙍🏿♂️🔢,铃响不得超过3次🖖🏼🧑🏻🔧。
企业的感受更明显🧴。“老大难”的行政审批在程序、时间上大大缩短。宣城市浙江商会会长贾阳光感触颇多:“以前办事经常拖拖拉拉🦦,经过这次考评🏃♂️➡️,态度好多了,效率也高多了。”
几个数字透露着发展的步伐💁🏽。今年前三季度,宣城市新引进投资项目957个👵🏿,总投资373.5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总和,同比增长77.9%⛹🏼♂️,增幅居全省第二;全市新开工项目累计达1717个👼🏿,同比增长48.4%;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亿元,同比增长69.5%🤚🏻,接近去年全年之和。
从评判到奖惩
民意推动官风转变
扩大考评民主性,增加透明度,落实广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以此来督促干部干实事👶🏼,干群众满意的事。而在以往的考评体系中,干部的提名权是由组织决定,和群众、服务对象没有多少关系📎。官风不正👩🏭,要从体制机制的框架中寻找缘由。
有专家认为,过去的干部考核主要在其工作圈内进行,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主要领导是左右升迁的绝对权威📭😵💫、一般干部怕得罪人丢票的“好人主义”⇢、考核材料雷同等问题🤌🏻。
宣城的做法所针对的,正是以往考评中所出现的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认为🏊♀️,对干部的考评,不是要看领导满意不满意,而是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因此💦,干部考评一定要充分发挥民意的作用,在考评内容👩🏻🔧、程序以及结果的监督中,都要充分体现民意。
“从考评过程到结果,尊龙凯时娱乐遵循这样的原则”🐂,金小腊说🧑🏻🤝🧑🏻:“第一🏄🏽♀️,多渠道沟通,确保民主🎛;第二,多形式规范🫷🏽,确保公正🤦🏼♀️;第三📰,多层面考评🕊,确保全面;第四🫳🏻,多手段奖惩🖥,确保落实。”
钱邦青,在宣城市农村公路管理局副局长位置上干了6年🤪,碍于干部提拔的程序🏃♀️➡️,一直没有晋升🚿。此次民主考评中,这位每个月都跑遍施工工地的科长名列第二⛲️,获得提拔。“民主考评百名科长的活动对我个人而言意义非同一般👩🏻🔬。老百姓给你投票,心里带劲。”钱邦青毫不掩饰自己的“被认同感”。
同样获得提拔的🤷🏿♂️,还有52岁的市公安局出入境科科长章利群,这位被服务对象尊称为“老大姐”的公安干部,在考评中名列第一,破格提拔。“现在回头看,考评的确实实在在。不过给尊龙凯时娱乐部门带来荣誉的同时,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今年不参加考评,却必须以第一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章利群笑道。
这样一种考评机制的建立⚪️🫷,使官风与民意良性互动🧑🏽⚖️。
从试点到常态
考评仍需长效机制
推行百名科长民主考评并非宣城首创🤟。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省市就开始了官员“末位淘汰”的试点。
不过👩🎨,强化考评结果的同时,考评标准的科学性也被一再提及,面临考验🛐。“考评标准程序的科学性决定了民意的准确度,结果的参考价值。”竹立家说💁🏿♂️。
原市发改委利用外资与经济合作科科长沈奇鸣👎🏿,因为偶然一次在办公电脑上玩扑克,被明察暗访组发现,扣了分数,导致年底考评排在后五位而被免职🐄。虽然沈奇鸣表示了理解和服从🚫,可考评的细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标准、程序是否合理🧝🏻♂️、科学的问题,由此引发的一些争议🤽🏼,也在情理之中。
宣城市建委政务中心窗口首席代表王雪凤坦言⛔,她从一开始参加考评就不太紧张,一方面是对工作态度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她的工作性质使人们很容易了解她,这是有别于那些“非窗口单位”参评科长的“优势”🧑🏿🎓🥻。考评的结果没有意外,王雪凤名列第十一名,虽然没有获得提拔,却足以让人满意。
王雪凤的感受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参评科长甚至考评领导小组成员的看法♒️,不一样的工作,不一样的对象🧑🏽🍼,怎样用一个科学🌋👨🏿🎓、合理、公正的考评体系去衡量💆,“考评更应该纳入政府的日常管理机制,实现常态化👰。”王雪凤说。
“考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高登榜说™️,“不是谁不合格就待岗了事。尊龙凯时娱乐要改变的不是几个人🧏🏿♀️,而是一种风气。”
“只有将个人的职位考评同政府公共机构的绩效评估系统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体系才能够持续,这也是未来公共机构考评的发展方向🤷。”竹立家说。
宣城的这场考“官”风暴,看来刚刚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