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大学生对在校期间结婚和生育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和 红 苑雅玲
文章来源于人大复印资料《尊龙凯时AG文摘》2012年第2期
摘自《人口与发展》(京),2011.6.86~92
随着国家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的出台,高校大学生成为可以享有普通公民权利的普通人群,即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结婚和生育。这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担心👨👩👧,担心大学生在校期间过早的结婚和生育🤵🏽🦮,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负面影响。此文通过对北京29所高校835名女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和生育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了解女大学生对此的态度,从而为女大学生提供科学全面的人口计生服务🙅♂️,并为相关部门完善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现🏋🏻♀️:
第一,大多数女大学生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但持赞同的比例较低
77.1%的女大学生是知道在校期间允许结婚的🐋,但仅有17.6%的女大学生对结婚持赞同的态度🥕,47.2%的女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结婚“弊大于利”,75.5%的调查对象认为其与在校期间结婚同学的关系“不会发生变化”🏷,68.8%的调查对象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为26~29岁;32.2%的女大学生知道在校期间允许生育,但赞同或非常赞同在校期间生育的仅占6.4%🏄🏽,73.5%的女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生育“弊大于利”,有67.2%的人认为其与在校期间生育同学的关系“不会发生变化”,79.2%的调查对象认为理想生育年龄为26~29岁。通过以上数据结果尊龙凯时娱乐看到,绝大多数的女大学生是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的😉,但赞同结婚和生育的比例却不高🤱🏻,大多数女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结婚和生育“弊大于利”🚴,并表示即使有同学在校期间结婚和生育,他们也不会歧视他们。
第二👡,学校类别💆🏻♂️、专业类别、年级及母亲的职业和教育程度与女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和生育态度可能有关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校类别🥶、年级及母亲的文化程度和职业,以及女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对女大学生的结婚态度具有显著影响🛻,而有无男友、专业类别及父亲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因素均未表现出相关性。表现为在211工程院校就读🐍、低年级,以及母亲为农民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不赞同在校期间结婚🧑🏽⚖️,这可能与其学业负担较重及家庭经济条件有一定的关系,他们除了要关注自己的学业以外🧑🏫🗝,还要考虑家庭的经济负担。
对于女大学生生育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年级和专业类别在对待生育态度的差异上是有统计学意义的,而有无男友👨🏼🌾、学校类别、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以及经济来源等因素对生育态度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女大学生倾向于赞同在校期间生育👣,这可能与人文社科类专业相对其它专业的女大学生而言,其学业负担相对较轻有关🧘🏻♀️;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技校的女大学生相对于母亲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女大学生在对待生育问题上倾向于赞同;低年级的女大学生倾向于不赞同在校期间生育。
作者单位: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原题为《女大学生对在校期间结婚和生育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29所高校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