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热点议题

中国经济时报 重庆:“第三种力量”演绎国企功能

2010-03-10 作者:

重庆:第三种力量演绎国企功能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碰到发展硬条件不足🈲、市场失灵等单纯依靠政府财税、信贷、土地等政策很难解决的问题🤷🏼‍♂️。国有企业集团兼具国资特性和市场属性的双重角色🫓,近几年来,重庆市国资委旗下各企业集团,按照政府意图,通过市场方式对全民进行利益输送♢,体现了第一次分配中的公平因素,充当了政府调控市场和推动市场完善的第三种力量

  这个观点是重庆市国资委主任崔坚在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做的一次题为《国有企业功能作用的探索与实践》的演讲中提炼出来的。崔坚认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过程中,由于中国特有的国情,特别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财力有限,市场往往失灵🎗🎲,在政府和市场之外,应该存在一个第三种力量,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缩短东西差距,实现均衡发展💅🏻。重庆近几年来急起直追的大发展,以及在大发展过程中不断夯实基础、优化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有企业很好地发挥了第三种力量的作用🪷🤾🏽‍♂️,这种力量的体现对国有经济如何体现中央要求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提供了一个好的范本。

  在崔坚演讲后👷🏽,重庆晨报记者采访了长期关注重庆发展的清华大学崔之元教授⚀,崔之元从理论上支持了崔坚的这一观点。崔之元认为🤷🏻‍♂️,重庆经验的意义在于🧙🏼,通过国有资产的增值?经营性收益上缴?政府有能力减税?促进民营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得以携手并进🥦。

  记者综合梳理多年来重庆关于国有企业的信息🚛,认为重庆市国有企业大致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第三种力量的作用。

  其一🍙:重庆特色的第三财政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国有企业兼具国资特性和市场属性,除了发展自我,实现盈利之外🩰,也通过经营性收益上缴🫶🏼,为地方建设出力,使国有企业成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第三力量。近年来,重庆市通过八大投的运作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使重庆区别于其他省市拥有了除政府预算内、预算外之外的第三财政

  一是通过八大投运作👩🏼‍🌾,超前实现了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建设目标。近六年,八大投累计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13亿元,年均400亿元。

  二是在我国其他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是政府财政的硬性投入🖼,而重庆市通过八大投的运作,其资产升值全部作为企业利润上缴财政。据统计👨‍🦰,2009年👨🏿‍🎨,重庆市八大投实现了568亿元的资产升值🥎,全部作为企业利润缴入了财政,成为财政投入基础设施的钱口袋之一。

  三是六年来𓀘🤢,八大投新建的基础设施产生了172亿元管理成本,这一财政性支出已由八大投全部自行消化💁🏽。

  四是2005年🍫,重庆国企在全国率先实现财政断奶。几年来🧰,通过断奶减少财政支出🥵、上缴国资经营收益🍡、帮助政府投入等,贡献财政908亿元♣️。其中🧎🏻,断奶减少财政支出316亿元(2004年👩🏻‍🎤,财政投入国企79亿元),上缴国资经营收益46亿元🏠,承担一般都由政府支出的企业资本金、破产周转金695亿元,应由政府投入的环保搬迁资金🧑🏿‍✈️、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改贴息资金等135亿元。

  第三财政为政府公共服务转型腾出了财力空间🐒,增强了重庆市政府全面推行15%所得税🤸🏻‍♀️、购房低契税👷🏼‍♂️、居民首次购房退税等政策🌰,藏富于企、藏富于民的底气👊🏻🙎🏽‍♀️。如,在全国31个省市中🧔🏽‍♂️,重庆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率先超过4%;重庆市级财政每年的新增投入中,80%以上投向了农村,重庆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投向了民生领域🤺,等等。

其二🏝:带动老少边穷及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第三动力

  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按照重庆市委的决定👁‍🗨,由国有集团融资50亿元,帮助渝东北、渝东南16个区县和潼南县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为区县发展输入信用、产业和人才。早在20087月,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召开🤾🏽‍♂️,决定由重庆市国资委负责筹资50亿元👨🏼‍🎨,用以扶持渝东北、渝东南16区县建设标准产业园🚶🏻‍♀️‍➡️,重庆市国资委便展开支持区县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利益输送行动。一年多来,第一轮50亿元帮扶行动已经接近尾声。重庆市国资委牵头在这16个区县成立出口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基地,安排所属企业为区县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平台公司🛹🏌🏼‍♂️,向中国进出口银行重庆市分行直接融资提供贷款担保。目前,除黔江区选择自主承贷模式外,其他15个区县均选择了7个市属国有重点企业承贷联合开发模式。随着50亿元扶持资金的到位,16个区县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七通一平建设圆满完成🚴🏿‍♀️◻️。

  记者从2010年重庆国资工作会上获悉,鉴于帮扶行动的良好效果👨🏽‍🌾🫳,今年这一支持活动还将继续。2010年将再次筹资50亿元,用于支持18个区县的特色工业园区建设。2010113日,18个区县与国资委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标志着新一轮国企帮扶区县建设工业园区活动启动👩🏻‍💼。

  通过国有集团的利益输送,使重庆市委🦹🏼、市政府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有了新的资金来源和带动力量👋🏿🧘‍♀️,探索了一条由国有集团通过输送生产力要素,解决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路子🪕。崔坚在总结这一利益创新模式时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企业🏋🏽‍♂️,他们的行为是建立在算经济账✭、有考核指标基础上的👮🏼‍♀️,不是简单输血💂🏽☂️,在经济欠发达区县预期大发展阶段到来后🥨,资金是可以收回的👷🏿‍♀️🧑🏻‍🦽。

  又如,具有国资背景的三峡担保公司,成立三年来,已为三峡库区提供担保项目380多个,担保金额已达144亿元👁,极大地支持了库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类似作用的还有三峡银行。

  又如👩‍👩‍👧‍👦🧙🏽‍♀️,重庆渝惠食品集团通过多种方式筹资正在打造十个区域性流通市场,目前已投资近十亿元。还有重庆商社集团在收购重庆市农资公司基础上🧝🏼‍♀️,正在快速发展利农便农网络和工业品下乡、农产品(000061进城工作。

  其三: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第三工具

  国企的国有属性和市场属性🤓🗒,决定了国有企业在按照市场原则运作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应当承担的责任🖐🏽,在某些市场信号缺损、市场机制尚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时点🧖、区域,国有企业应当承担起托底和推动作用。重庆国企系统自觉认识到这一点,在发展过程中摆脱了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困扰✶,体现出国资发展的重庆特色🔅:国进民也进

  在这方面🏀,重庆国企系统也做了大量工作。比方说,在近万亿元国有资产总量中🎴,非公经济参股占比已达到386%◼️🪵,由于近年来一批国有企业的成功上市和ST上市公司的成功改造🪦,非公企业从中获得股权增值收益近168亿元↔️。未来三年,国有集团整体上市目标实现后,按资本增值平均5倍估算⚇,386%的非公权益将获得近5000亿元的市值收益🤘🏻。

  比方说☝🏿,地方国有金融企业对非公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917亿元,占总余额的60%。比方说,国有担保公司对非公经济的担保余额近百亿元。

  比方说,现有7613户非公企业及其714万职工为国有产业集团提供配套服务,2009年发生业务合作达3437亿元。

  在金融危机影响巨大的2009年,重庆市非公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已由直辖时的26%🕐,提高到57%。说明在国有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非公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非公经济的发展,跟重庆国企的带动作用是分不开的。

  其四🍑:解决市场重大失灵的第三支撑

  市场出现重大失灵后,受财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特别是西部地区政府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重庆通过国有集团以市场化方式介入👨🏿‍🎨🧘‍♀️,充当了托盘解决的主体🐆。即,采取由国有集团先出资解决矛盾,再通过集团自身运作🆚、辅之政府的财税减免等政策去平衡托盘资金缺口。以此方式,国有集团按政府安排🧨,妥善处理了120多栋烂尾楼三金三乱龙寰超市等一大批历史遗留且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有学者评价🥦,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美国💆🤭,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时,用的也是国有化手法。

  2009年金融危机中,按照重庆市政府要求🦝,重庆市属国有企业新招录15万名大学生就业♍️,比2008年增加了一倍🥖。

  其五:政府打造发展硬环境的第三平台

  推动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必须提供水、电、气🤚🏼、路、通讯等硬环境。特别是在西部地区,这些多为其他社会资本不愿进🧎、不敢进的领域。如重庆发展初期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建设等,通过国有企业集团的介入🚣‍♀️🪇,实现了快速发展🤳。近六年来,重庆国有企业集团已推进了2000公里高速公路⛹🏿📔、5000多公里高等级公路📑🚴‍♀️、20多座桥梁👌🏻、150公里城市轨道的建设。畅通重庆建设中,重庆市规划的3000亿元新增投入,国有集团承担了80%以上的投资任务👩🏻‍⚖️。

其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第三推手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基础设施的硬实力🪖,更需要文化环境的软实力。近六年来,重庆市属国有企业累计投资200多亿元🏌🏿‍♀️🤼,承担了重庆市大剧院🗳、科技馆🌘、美术馆等十大文化设施和重庆大学城的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国有企业特有的组织优势和历史积累的群众性活动优势👩🏻‍🎨,推动了社区文化👨‍👩‍👦‍👦🧑‍⚖️、街道文化的繁荣,弥补了基层政府🧾、非公组织无法推进的基层文化建设真空⚃。记者从重庆市国资委获悉🤟🏿,他们正在推进国有企业各种文艺队、运动队等的恢复组建工作,通过国有企业文化队伍的不定期表演,带给全市人民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目前㊙️,重庆轻纺集团已接手力帆足球队。

  其七🏉👨‍👩‍👧‍👧:政府培育市场的第三引擎

  尤其在市场信号一时缺损,其他资本不愿进入的领域;在投资风险大📧,其他资本不敢投入的领域🚍;在关系地方经济发展全局的新兴经济领域🧏🏻‍♀️,通过国有企业集团先投先试,激活了市场要素、搭建了市场平台⛹️‍♀️。比方说,为了加快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外经外贸产业的发展,重庆组建了江北嘴公司、西永微电园公司🙌🏻、保税港公司、对外经贸集团等,充当了培育市场的重要动力🧙🏽‍♂️。又如📅,收购国外先进技术、购买重要生产资料,投入多、风险大,社会资本往往不敢🐬、也不愿意进入,重庆国有企业集团在这方面也走在前面。记者从重庆方面获悉👩🏼‍🦲,目前有包括媒体熟知的澳矿收购等多个项目正在推进中。

  其八:政府调控市场的第三手段

  在政府不便于通过经济👮🏼、行政或法律手段进行市场调节,或者调节很难奏效的情况下,重庆尝试利用国资集团充当了第三手段

  例如🧛🏻‍♀️,政府通过赋予投资集团土地储备职能🥽,建立了土地供给的蓄水池,解决了10年前房地产商大量囤积土地的问题。同时,通过控制投资集团储备土地的投放速度和投资集团的投资建设强度,维护了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的相对稳定🚱。目前,作为直辖市🙍🏻‍♀️、特大城市的重庆,房价远低于许多大中城市🤲🏽,包括一些同样地处西部👰🏻‍♀️,规模、区位、基础设施条件远差于重庆的城市。

  又如🏌🏻‍♀️,通过合理增减持国有上市公司股票,避免了重庆市国有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大幅波动🕋。据统计🧛🏽‍♀️,上证指数从200710月的6000点运行至200910月的3000点,全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市值、股票均价、平均市盈率跌幅分别为21%🥏🎸、56%💶、253%,而同期重庆上市公司市值还增加35亿元,股票均价和平均市盈率跌幅仅为19%🚥、102%。

  其九🧗🏿:政府规范市场的第三渠道

  政府采取政策调整和新的立法措施去规范市场秩序🫃🏼,通常由于市场变化的快速和不确定性🏓,影响调控效率和效果。

  重庆通过重庆联交所🛸、农畜产品交易所、招标采购集团等国有集团作为平台,与政府意图、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共同作用,推进了公平有序市场竞争环境的建立🤸🏻‍♀️🧍‍♀️。

  比方说,除国有资产处置外,重庆在全国率先将涉讼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的处置👨‍🦰,强制进入重庆联交所交易,有效规范了重庆市产权交易市场👨‍🦲,也大大规避了市场交易中的道德风险😬。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在整肃法官廉政问题🙋🏼‍♀️。重庆高院领导表示🌓🥌,涉讼资产进入联交所,是避免法官失足的一个有效制度安排🐡。

  农产品多了多了,少了少了也是长期以来全国性的普遍问题,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的生猪期货已经开张了。据了解,在取得经验后🦸‍♀️,将很快向其他农畜产品领域推开。

  以上的梳理可能不一定科学🩰,但是有一条是肯定的🤪,那就是以记者粗浅的观察🔞,如果没有重庆国企这些年来的大发展📓,重庆今天的繁荣局面是不可相像的,重庆恐怕也不可能成为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人均收入最高的地方之一,也不可能成为居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估计也没有可能成为前任市长王鸿举所提到的👣🚃,每三个月换一版地图的城市🕍。

 

 

0
热门文章 HOT NEWS
尊龙凯时娱乐专业提供:尊龙凯时娱乐🏇🏻、尊龙凯时平台尊龙凯时招商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尊龙凯时娱乐欢迎您。 尊龙凯时娱乐官网xml地图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