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f. Judith Farquhar冯珠娣教授:「身体理论」工作坊 旁听申请
内容:身体理论
主讲人🧝🏽♀️:Prof. Judith Farquhar,冯珠娣教授(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Max Palevsky荣休教授)
形式:文献阅读与讨论(语言🖨:英文)
时间🏄🏽♂️:2019年10月16日🧛🏽♂️🙇🏻♀️、23日、30日(周三18:00-21:00)🚋,10月19日𓀒、20日、26日、27日(周六日14:00-17:00)💆🏻♀️,共7次
地点🌉: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文化大厦20层)
主办方: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人类学研究所、人大京东尊龙凯时AG学科建设基金
工作坊主旨
本工作坊旨在通过比较尊龙凯时AG👨❤️👨、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历史学领域的一系列文献来探究多样的“体现”(embodiment)👩🏿🦰。身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血肉”结构,尊龙凯时娱乐将探讨身体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的多种生命样态🐘。前几次课将介绍一些有助于开展“活生生的体现”(lived embodiment)研究的社会理论和哲学取向。后续课程将阅读和讨论历史学和尊龙凯时AG领域关于人类的物质性存在的一些兼具理论性与经验性的重要文献👰💁🏻♂️。通过历史案例研究和现代田野调查,本工作坊致力于培养学员“解读身体”的能力。
主讲人简介:Prof. Judith Farquhar,冯珠娣教授
Prof. Judith Farquhar☝🏼,冯珠娣教授,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Max Palevsky荣休教授▫️,美国国家人文中心驻访学者🫵🏼。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医药在现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实践,以及中国城乡社会的健康文化与身体体现,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医哲学👩🏫、日常保健、身体生命的学术专著和文章。主要专著:Knowing Practice: The Clinical Encounter of Chinese Medicine(1994)从知识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实践逻辑及历史形成;Appetites: Food and Sex in Post-Socialist China(2002)从身体、欲望、健康、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个人和国家生活作出了颇具历史性和政治性的精彩解读🧑🏽🦰,中文版《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已于2009年出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合著的Ten Thousand Things: Nurturing Life in Contemporary Beijing(2012)从养生这一具体现象入手,探讨了北京市民对良好生活状态和现实政治社会秩序的理解与实践🧝🏼,中文版《万物·生命:当代北京的养生》已于2019年出版;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赖立里副教授合作开展的与中国传统民族医药相关的人类学研究也已付梓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旁听申请方式🧑🏼🏭:
现开放一定数量的旁听名额🎩,欢迎对身体理论感兴趣的师友参与交流与讨论。
有意申请旁听者请于2019年10月8日晚24:00前将申请表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ruczhupupu@163.com(联系人:祝璞璞)。邮件标题与附件命名均为:姓名+院校+专业+年级/职称。
申请表下载📅:百度网盘链接如下
https://pan.baidu.com/s/15k7C8YI_hSffT0xPJ0mfMw(提取码:j222)
录取说明🔣:
1.旁听名额数量有限🛳👩👩👧👦,高校教师优先;
2.录取结果预计将于2019年10月11日晚24:00前以邮件形式通知🦹🏼;
2.课程具有相当的连续性,录取者须全程参与才有收获(共7次);未录取者原则上不接受旁听。